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678860
大小:18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2
《(广东专版)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新课堂段落的作用习题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新课堂 段落的作用第一部分:典范文本精读常见题型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2.本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作者写××段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4.文章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5.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6.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补写某段内容。7.找出相照应的段落(内容)。典范文本最美的对视孙道荣①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强调“凝视”,点明题目,设下悬念。]②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详写小男孩清澈的眼
2、睛和深深地鞠躬,凝视,再设悬念。]③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衬托母亲的奉献之大、之珍贵。]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④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谜底揭晓。]⑤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交代对视机缘。]第①至⑤段:写失明少年获得捐赠的眼角膜而重见光明,在给捐角膜老人颁奖时,与老人的女儿久久对视。⑥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
3、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细节之一:早在六年前,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⑦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
4、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手术。[细节之二:老母亲死活不肯答应做白内障手术,在医生的劝说下才答应做手术。]⑧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
5、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细节之三:老母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细节描写,最能突出母亲的高尚品质。]1.文章开头非常简洁,有什么作用?运用反复,强调“凝视”,开门见山,点明题目,同时设下悬念,引发读者探究事情原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文章第⑥至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插叙。交代了她的母亲捐赠眼角膜的缘由和经过,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使母亲的形象更高大丰满,更能突出母亲关爱他人、忘我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从而使中心更突出。这一自然段结束了回忆(插叙),回到现实
6、中,因此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妈妈,如果您在九泉之下有知,您应该感到欣慰,您的眼睛复活了,您让这个男孩重见了光明,看到了这缤纷的世界。您的眼睛永远地亮着呢!5.本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再次点题,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了母亲令人可敬的品质,是“最美的人”。6.文中有许多照应的段落,请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