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温-贝幸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

经典重温-贝幸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

ID:28669364

大小:4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12

经典重温-贝幸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_第1页
经典重温-贝幸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_第2页
经典重温-贝幸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_第3页
经典重温-贝幸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_第4页
经典重温-贝幸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重温-贝幸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典重温:贝幸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摘要:通过丰富的图例,从场所精神、创新、细.---节等方面对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各阶段设计成果的对比分析,结合相关的文字资料,探究了先生的创作思想和历程,并结合建筑建成后的实际效果,从布局、空间、造型、园林等方面分析作品。分享大师成熟的设计思想和高超的设计技巧。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布局;空间;造型;园林:设计思想:创作手法1 大师简介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

2、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在贝聿铭先生早期的作品中能找到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他主要使用混凝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但从甘乃迪纪念图书馆开始,几何性的平面取代规整的方盒子,蜕变出雕塑性的造型,从而又不同于密斯。到了中期,通过充分掌握混凝土的性质,作品开始有了柯布西耶式的雕塑感,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都是此风格的经典之作。至此,他被认为是一个注重抽象形式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后期,先生开始着手大尺度的都

3、市建设案例,从这些项目开发中获得对于“大建筑”概念的宝贵经验,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关切环境提升到城市设计的层面,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费城社会岭住宅社区。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着大师一生的作品,从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到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概无例外。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在手法上着重再自然光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大师创作思想的经典概括,“惟妙惟肖的自然之光”.---在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和巴

4、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经典作品中照亮建筑、温暖空间。出色的专业素养,为先生赢得行业的高度认可,但更为世人喝彩的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先生的作品几十余年来始终秉承着现代建筑的传统,他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换花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具有延续性、文化内涵、多样性,不懈追求建筑空间的艺术性。2 作品浅读——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场地位置十分特殊,该地块被贝老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在这里设计博物馆很难很难,既要有

5、传统的东西,又要有所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因为时代是在发展的”。该地块东邻太平天国忠王府,北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南与苏州民俗博物馆以及狮子林隔路相望。与厚重的历史沉淀、传统经典的园林瑰宝比肩相邻,如何解决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衔接和过渡问题,如何在这特定的场地上培植属于这块土壤的现代建筑,如何处理与古域、与基地周围环境尤其是忠王府与拙政园的关系,并在此前提下,设计出有创新性和标志性的建筑,是“世界级”的难题。最终按照“中而新,苏而新”.---的

6、设计思路,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先生在整个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新馆与忠王府、拙政园等相邻周围环境的关系,承袭了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运用母体重现,协调色彩统一,保留了与临近建筑的统一色彩,塑造与周边环境相一致的苏州民居风格。考虑到周围建筑的高度,博物馆新馆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m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m。做到“不高,不大,不突出”,目的都是为了融合。博物馆不会与苏州的传统风貌比高低,而是融入古城风貌,它无

7、论在高度、色彩、体量、风格上都与古典园林相得益彰。最终形成的效果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2.1空间布局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主要分成三个区:中心部分是八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从对特定环境的分析开始,结合各种因素,寻找既具有说服力又有表现力的答案,是先生在布局中反映出的一贯思想;具体体现在布局苏州博物馆新馆时有以下两点是值得深思的:首先,是东低西高建

8、筑布置中的构思。好的构思必然是在建筑的外在要求与内在要求之中寻找答案,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外在要求就是“不高不大、不突出”,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