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联用解析汇报汇报

液质联用解析汇报汇报

ID:28589226

大小:953.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2-11

液质联用解析汇报汇报_第1页
液质联用解析汇报汇报_第2页
液质联用解析汇报汇报_第3页
液质联用解析汇报汇报_第4页
液质联用解析汇报汇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质联用解析汇报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一、液质发展史1.质谱发展简史质谱作为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的特点,与其他色谱技术相连接,已广泛的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欲学习液质,我们先了解一下质谱发展的过程——19世纪末,E.Goldstein在低压放电实验中观察到正电荷粒子,随后W.Wein发现正电荷粒子束在磁场中发生偏转,这些观察结果为质谱的诞生提供了准备;1912年,英国物理学家JosephJohnThomson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质谱仪(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教授);1917年,电喷

2、雾物理现象被发现(并非为了质谱);1918年,Dempster180°磁扇面方向聚焦质谱仪;1935年,马陶赫(Marttauch)和赫佐格(R.Herzog)根据他们的双聚焦理论,研制出双聚焦质谱仪;1940年,尼尔(Nier)设计出单聚焦磁质谱仪,又于1960年设计并制成了一台小型的双聚焦质谱仪;1942年,第一台商品质谱仪;1953年,由鲍尔(Paul)和斯坦威德尔(Steinwedel)提出四极滤质器;同年,由威雷(Wiley)和麦克劳伦斯(Mclarens)设计出飞行时间质谱仪原型;1954

3、年,英格拉姆(Inghram)和海登(Hayden)报道的Tandem系统,即串联的质谱系统(MS/MS);1955年,Wiley&Mclarens飞行时间质谱仪;1960's,开发GC/MS;1974年,回旋共振质谱仪;1979年,传送带式LC/MS接口成为商业产品;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982年,离子束LC/MS接口出现;1984年,第一台电喷雾质谱仪宣告诞生;1988年,电喷雾质谱仪首次应用于蛋白质分析;1989年,HensG.Dohmelt和W.Paul,因离子阱(Iontrap)的应用获诺贝

4、尔物理奖;2002年,J.B.Penn和田中耕一因电喷雾电离(electronsprayionization,ESI)质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MALDI)质谱获诺贝尔化学奖。2.“接口”技术发展简史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3.液质联用仪发展简史从“接口”技术发展史来看,液质“接口”技术的难度要大于气质的,这是因为液相色谱中的流动相是液体,而质谱检测的是气体离子,所以“接口”技术必须

5、要解决液体离子化难题。伴随这一难题的解决,液质联用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并广泛的应用于各领域。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977年,LC/MS开始投放市场;1978年,LC/MS首次用于生物样品分析;1989年,LC/MS/MS研究成功;1991年,APILC/MS用于药物开发;1997年,LC/MS/MS用于药物动力学高通量筛选;2002年美国质谱协会统计的药物色谱分析各种不同方法所占的比例。1990年,HPLC高达85%,而2000年下降到15%,相反,LC/MS所占的份额从3%提高到大约80%。我们国家目

6、前在这方面可能相当于美国1990年的水平。二、液质仪器基本构造及原理质谱分析过程:样品通过进样系统进入离子源,将样品离子化变为气态离子混合物,由于结构性质不同而电离为各种不同质荷比(m/z)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而后,带有样品信息的离子碎片被加速进入质量分析器,不同的离子在质量分析器中被分离并按质荷比大小依次抵达检测器,经纪录即得到按不同质荷比排列的离子质量谱,也就是质谱(massspectrum)。质谱的基本结构质谱仪一般由进样系统、电离源、质量分析器、真空系统和检测系统构成。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7、一)进样系统在液质联用中一般有两种进样方式。第一种是输注,即用注射器泵(syringepump)将样品溶液直接缓慢输入到离子源。这种方法虽然简便、快速,但是需要相对多的样品,且难以实现自动进样分析。第二种是流动注射,即将样品溶液注入HPLC进样系统,由LC泵缓慢推动溶剂将样品溶液直接注入离子源。这种方法既简便、快速,样品溶液的用量较小,易于实现自动进样分析。(二)电离源液质联用中最常用的电离源有大气压电喷雾电离源(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两者同属于大气压电离(API)技术,其离子化过程

8、发生在大气压下。1、电喷雾(ESI)工作原理:电喷雾电离(ESI)是在液滴变成蒸汽,产生离子发射的过程中形成的,溶剂由液相泵输送到ESIProbe,经其内的不锈钢毛细管流出,这时给毛细管加2-4kv的高压,由于高压和雾化气的作用,流动相从毛细管顶端流出时,会形成扇状喷雾,使液滴生成含样品和溶剂离子的气溶胶。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电喷雾离子化可分为三个过程:1)形成带电小液滴:由于毛细管被加高压,造成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带电液滴。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溶剂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