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73658
大小:2.3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2-1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应用一.前言人的眼睛只能分辨1/60度视角的物体,相当于在明视距离下能分辨0.1mm的目标。光学显微镜通过透镜将视角扩大,提高了分辨极限,可达到2000A。。光学显微镜做为材料研究和检验的常用工具,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显微镜分析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观察的对象也越来越细。如要求分表几十埃或更小尺寸的分子或原子。一般光学显微镜,通过扩大视角可提高的放大倍数不是无止境的。阿贝(Abbe)证明了显微镜的分辨极限取决于光源波长的大小。在一定波长条件下,超越了这个极限度,在继续放大将是徒劳的,得到的像是模糊不
2、清的。图1-1(a)表示了两个点光源O、P经过会聚透镜L,在平面上形成像O,、P,的光路。实际上当点光源透射会聚成像时,由于衍射效应的作用在像平面并不能得到像点。图1-1(b)所示,在像面上形成了一个中央亮斑及周围明暗相间圆环所组成的埃利斑(Airy)。图中表示了像平面上光强度的分布。约84%的强度集中在中央亮斑上。其余则由内向外顺次递减,分散在第一、第二……亮环上。一般将第一暗环半径定义为埃利斑的半径。如果将两个光源O、P靠拢,相应的两个埃利斑也逐渐重叠。当斑中心O,、P,间距等于案例版半径时,刚好能分辨出是两个斑,此时的光点距离d称为分辨本领,
3、可表示如下:(1-1)式中,为光的波长,n为折射系数,孔径半角。上式表明分辨的最小距离与波长成正比。在光学显微镜的可见光的波长条件下,最大限度只能分辨2000A。。于是,人们用很长时间寻找波长短,又能聚焦成像的光波。后来的X射线和γ射线波长较短,但是难以会聚聚焦。1924年德布罗(DeBroglie)证明了快速粒子的辐射,并发现了一种高速运动电子,其波长为0.05A。,这比可见的绿光波长短十万倍!又过了两年布施(Busch)提出用轴对称的电场和磁场聚焦电子线。在这两个构想基础上,1931-1933年鲁斯卡(Ruska)等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
4、电子显微镜。经-..图1-1透镜的分辨本领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透射电子显微镜(以下称透射电镜)已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和技术部门。现在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它已经成为联系和沟通材料性能和内在结构的一个最重要的“桥梁”。透射电镜所以发展这么迅速,是因为他有许多特点:具有高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A。,能够在原子和分子尺寸直接观察材料的内部结构;能方便地研究材料内部的相组成和分布以及晶体中的位错、层错、晶界和空位团等缺陷,是研究材料微观组织结构最有力的工具;能同时进行材料晶体结构的电子衍射分析,并能同时配置X射线能谱、电子能损谱等测定微区成分仪器。目前,它已经
5、是兼有分析微相、观察图像、测定成分、鉴定结构四个功能结合、对照分析的仪器。一.透射电子显微学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始创于1932年,它由德国科学家Ruska研制,奠定了利用电子束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基础;§1946年,Boersch在研究电子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时提出,原子会对电子波进行调制,改变电子的相位。他认为利用电子的相位变化,有可能观察到单个原子,分析固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这一理论实际上成为现代实验高分辨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1947年,德国科学家Scherzer提出,磁透镜的欠聚焦(即所谓的Scherzer最佳聚焦,而非通常
6、的高斯正焦)能够补偿因透镜缺陷(球差)引起的相位差,从而可显著提高电子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1956年,英国剑桥大学的PeterHirsch教授等人不仅在如何制备对电子透明的超薄样品,并观察其中的结构缺陷实验方法方面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他们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薄晶体中结构缺陷的电子衍射动力学衬度理论。运用这套动力学衬度理论,他们成功解释了薄晶体中所观察到的结构缺陷的衬度像。因此50~60年代是电子显微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成为电子显微学最重要的里程碑;晶体理论强度、位错的直接观察-—50-60年代电子显微学的最大贡献;§1957年,美国Arizona洲立
7、大学物理系的Cowley教授等利用物理光学方法来研究电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并用所谓“多层法”计算相位衬度随样品厚度、欠焦量的变化,从而定量解释所观察到的相位衬度像,即所谓高分辨像。Cowley教授建立和完善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理基础;§1971年,Iijima等人首次获得了可解释的氧化物晶体的高分辨电镜像,证实了他们所看到的高分辨像与晶体结构具有对应关系,是晶体结构沿特定方向的二维投影;§70~80年代,分析型电子显微技术兴起、发展,可在微米、纳米区域进行成分、结构等微分析;§1982年,英国科学家Klug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生物蛋白质复
8、合体的晶体结构,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84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Shechtman等科学家、中科院沈阳金属所的郭可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