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 温火瓦陶完美演绎市井味.doc

煲仔 温火瓦陶完美演绎市井味.doc

ID:28567062

大小:14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1

煲仔 温火瓦陶完美演绎市井味.doc_第1页
煲仔 温火瓦陶完美演绎市井味.doc_第2页
煲仔 温火瓦陶完美演绎市井味.doc_第3页
煲仔 温火瓦陶完美演绎市井味.doc_第4页
煲仔 温火瓦陶完美演绎市井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煲仔 温火瓦陶完美演绎市井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煲仔 温火瓦陶完美演绎市井味2009年08月06日来源:南方都市报  煲仔制作已今非昔比,“数码煲仔”代替了传统的明火煲仔。  煲仔的魅力还在于如何让丰富配菜通过温火入味白饭中。  煲仔饭在任何时候都能以平靓正取胜。  煲仔饭向来就是老少咸宜的市井快餐。广州名片传统美食系列 总第019期 候选名片018号煲仔提名辞  煲仔算得上是广东人民的伟大发明,在最家常的烹饪技术上,体现了火与土的完美结合。索引  广东人喜爱煲仔,喜爱那由煲仔带出来的独特味道,而将原煲菜肴端放桌上进食作为食具也成为煲仔的最大特色。  煮食器皿随着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铜器时代

2、、铁器时代而发展到今日的合金时代,可说是日新月异,但时间并没有淘汰掉一些别具特色的炊具,譬如陶器中的瓦及陶煲,便一直被人乐用。广东人嗜食而喜欢创新,更将用瓦煲或陶煲煮食的方法发展为一种独特的食谱,其特色为原煲菜肴端放桌上进食,是为“煲仔”系列,这做法,别处自是没有的。  煲仔,既可以是一种器皿,也可以是一种烹饪方法。系列有三大种类,煲仔饭、煲仔菜、煲仔汤,光这三样,已可以凑成一桌菜。  一个煲仔打天下,岂止只有一个煲仔。一锅热气,一味乡愁  人类体质的进化,据说最重要的一个临界点便是对火的使用,人类从此可以一别茹毛饮血的时代。最远古的年代,火与

3、土产生奇妙的变化,最直接的产物便是陶器,在漫长的非电气化岁月里,陶器一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即便是最无诗意的人生,总还是会对“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有感触,这种温暖便来自土与火的原始结合。如今广州早已是餐馆林立,快餐店横行,广州人在饮食上实质上却一仍其旧,煲仔横行,火与土的温情合作,在现代文明生活中仍寻找到了一席之地,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文化传承。  对于现今的都市人群,用电饭锅煮饭是天经地义的事,若要用砂锅做出一锅不焦不糊不夹生的饭,简直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我幼时在农村有过几年生活经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六岁便在柴火与铁锅的搭配中

4、得心应手,这当然是拜多次失败经验以及对母亲呵骂声的恐惧所赐。这种高超的煮饭技艺,在柴火进化到煤气时代依然如故,让我在接触到广州人所谓的煲仔饭之后,大喜过望,迅速地有样学样,成为在朋友聚会时一炫身手的另类资本。  煲仔不易做,难为在火候,非有大量的实践,充分了解火与土的特性,绝难做出合格的煲仔饭来。大火急攻易焦糊,小火慢熬煮成粥,处理不当便夹生,虽然这种需大火与文火亲密搭配、充分利用土制砂锅受热慢散热亦慢特性的市民饮食处理方式,还未到“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地步,但耐心实在是需摆放在第一位的——在急功近利的年代,耐心显然是奢侈品了。欲速则不达,从此种

5、角度来看,广州人的“煲仔”制作程序里面,我以为可以体现出某种中国传统生存理念。  当然,对我这个广州城的外来者而言,“煲仔”出现在广州,是一个稍显费解的现象。从接受程度来看,“煲仔”最该出现的地方应是冰天雪地的北方,在大冷天里吃煲仔饭,那才是有如雪夜闭门读禁书。广州地处炎热的南方,似无必要使用此种火热方式。这个问题与东北人爱凉菜大致是一个道理。不知这是不是中国人讲求阴阳协调的另一种理解角度?  “煲仔”二字,实在是广州人的土产,尤其是“仔(zai)”字里的音节韵律,充满了广州的市井味道——在南岭以北,皆被念成了“zi”的音。许多外乡人初到广州,

6、尚未完全接受在嘈杂无比的茶楼享用广州早茶之前,我相信,大多数人对这种便利快捷的“煲仔”却是一见如故,原因无它,综合了米饭与肉菜的简单搭配的煲仔,可谓面面俱到,可以尽可能覆盖最广大的人群,受到普罗大众的喜爱也就不足为奇。有一种论调说,广州是最有市井味道的一个城市,也是最有包容性的城市,如果这种说法成立,我以为煲仔是有资格作为最有象征意味的乡土文化符号。  面对着煲仔——一锅冒着热气的粗菜淡饭,于众多外来者,是可以暂时淡忘行走在异乡的流离;而于广州人,灯红酒绿,各地佳肴,终究是外来事物,他们依旧对街头巷尾的煲仔情有独钟,大概是在这一锅热气当中,依稀

7、可以体会到些许的乡愁。                  □刘炜茗正传小巧玲珑煲,海纳百川  煲仔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据《礼记注疏》等书记载,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饭做法一样,只不过改用黄米做原料罢了,可见在当时是很名贵的。按韦巨源的《食谱》上所记,到了唐代叫“御黄王母饭”,是“编缕(肉丝)卵脂(蛋),盖饭面表,杂味”做的,因而更具风味,流传至今。  广州人始终相信,“煲”是对于食物最好的烹饪方法,就像万金油一样百搭,全世界大概也就是广州人能将煲仔用得炉火纯青独具匠心,使得煲仔成为如今的广州食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个小

8、巧玲珑的煲仔何以走天下?首先是煲仔的煲,多为陶土制成,这种材质有很多细孔,有利于锅体对汤汁的吸收,并能够保持锅内食物的热度,使得食物的口感和风味更加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