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习起点 实现有效建构.doc

把握学习起点 实现有效建构.doc

ID:28533918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1

把握学习起点 实现有效建构.doc_第1页
把握学习起点 实现有效建构.doc_第2页
把握学习起点 实现有效建构.doc_第3页
把握学习起点 实现有效建构.doc_第4页
把握学习起点 实现有效建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握学习起点 实现有效建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握学习起点实现有效建构摘要:“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而数学课堂上的学习起点,无外乎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知识发生、发展的 逻辑次序(逻辑起点),二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现实起点)。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来组织教学已经成为数学课堂中常见的教学行为。关键词:逻辑起点、认知迁移、现实起点、意义建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

2、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然而,当我们走进鲜活的课堂时,由于一些教师对“学习起点”认识上的绝对化,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发现在“活力无限”的课堂背后折射出一种无效或者低效的现象:镜头一:为了教学“5”的乘

3、法口诀,一位教师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制作成5张彩球图(每张5个彩球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每一句口诀。课上,当这位教师张贴出第一张图并宣布课题时,学生立刻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随后,又有七八个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也会了。”并摇头晃脑的背起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教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后来,这位老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完成她的预设。学生也只有老老实实地跟着老师重复那个过程。镜头二:有位老师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一课时,一开始教师先运用多媒

4、体分别出示8:00和6:30分两幅钟面图,指问学生分别是什么时刻,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说明学生基本上对整点和半点的时刻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然后同时出示8:57分和9:03分两幅钟面图,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什么时刻。学生的回答是令人兴奋的。对于第一幅钟面图:生1说:大约9时;生2说:快9时了;生3说:8时57分。对于第二幅钟面图:生1说:9时刚过;生2说:大约9时;生3说:9时3分。接下来该老师却话锋一转:这两个钟面到底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钟面。最后学生就一起跟着教师预设的程序走……显然,“跟着重复”是

5、一种无奈的选择,结果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所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来组织教学已经成为数学课堂中常见的教学行为。而数学课堂上的学习起点,无外乎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次序(逻辑起点),二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现实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运用自己的跳跃方式“跳一跳”,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一、掌握学习的逻辑起点,实现认知迁移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积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6、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顺利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迁移。例如“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此知识的固定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及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诱发学生联想相关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使固定点更加清楚。再引导学生猜想“比的基本性质”,通过验证,得出结论,顺利实现认知迁移。又如:《三角形的面积

7、》教学,我们可以利用知识内在的启发性和传递性,将新知巧妙地附着于原有认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基础上,如图由此,学生产生了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向和思路:能否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然后从平行四边形面积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在思维的惯性下和问题情境的感悟中,学生面对一个单个的三角形时,必将会萌发“借一个”的思想,设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进行计算。在这里,探究的起点其实就是新知生成的附着点,它激活了学生的猜测意识和直觉思维,促进了知识的有效建构。那么,如何掌握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呢?我们都知道,数学教材有

8、它编辑的教学体系和逻辑结构。在教学开始前的预设阶段,教师必须要钻研整套教材,理清学生知识结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逻辑学习起点。教师每教一个知识点,都要搞清楚学生在此之前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以后还有哪些知识与此相关。所以,建议每一位数学教师对小学阶段的所有教学内容脉络分布都应该有大致的了解,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如有一些教师,教了二、三十年书就一直在低年级或者高年级徘徊,根本不熟悉教材的整个体系,这对教学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