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17697
大小:6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0
《诗歌的思想内容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组一 概括内容与主旨]1.(2008·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 ①一水:亦作“二水”。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对 雪杜 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
2、]。[注] 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答: [题组二 分析思想感情]....3.(2009·淮安调研)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途中见杏花吴 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注],澹烟笼日暗神州。[注] 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 4.(2007·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夷山中(宋)谢枋
3、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 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5.(2010·南昌调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 清 宫吴 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 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
4、,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题组三 评价观点态度]6.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回答问题。浣 溪 沙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有人批评这首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乌江亭杜 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前人评论“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精华之所在,你是否同意此观点?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答: ..
5、..8.(2008·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临 江 仙(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答: [题组四 综合演练]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
6、题。钱塘逢康元龙①(明)谢肇淛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注] 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答:(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唐多令 邓 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
7、?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 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答: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1.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3
8、.答案: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