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深入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doc

层层深入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doc

ID:28513129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1

层层深入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doc_第1页
层层深入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doc_第2页
层层深入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doc_第3页
层层深入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doc_第4页
层层深入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层层深入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层层深入实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拱形的力量》教学案例第一实验小学分校杨嘉琳[案例]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的第三课《拱形的力量》……师:欣赏完这么多典型建筑图片,你能猜猜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都采用了拱形呢?生1:比较漂亮。生2:更加牢固。 生3:承受的重量可以大一些。生5:拱形的抗弯曲能力比较强。生6:我觉得有的建筑物采用拱形承受力量比较大,而且有些桥采用拱形不仅能增加抗弯曲能力,如果潮水来了还可以抵挡住潮水。……师:到底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拱形的力量中来寻找答案。(板书:拱形的力量)……师:做成拱形后你觉得可以

2、放几枚硬币呢?生:1枚生:2枚……学生动手做放硬币的实验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师:放硬币时拱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1:每放一枚硬币下去,拱脚就会向外展开一点。生2:慢慢地变平下去。生3:慢慢地塌下去。生4:拱形的中央会慢慢向下压。师:就是受到了向下压的力。是不是只是受到了向下压的力呢?学生思考片刻。生1:向下压时,是慢慢地向下压。生2:除了有往下压的压力,它的压力会向左右分散开来,所以还有一个向外的力。师:观察得真仔细。(边板书外推力图边说)像这样向下压的力向两边推展开,科学上我们叫做外推力。所有的结构中只有拱形有这个特点。  师:(手中拿一个拱形,

3、边说)我们都知道事物都具有相对性。就像纸做成拱形,虽然承受的重量提高了,但是它很快被压弯了,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使纸拱形状保持不变呢?(学生思考)生1:在拱脚两旁加点东西。生2:把拱足固定。生3:在拱脚两边放上书。师:同学们的方法听起来不错。这些办法都是用我们身边的材料,科学很注重材料来自身边,可以用我们的科学书抵住拱脚来做这个实验。可要完成这个实验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生1:刚才用过的纸拱不能再用,因为上次用过的纸有被压过的痕迹。师:是的,压过就会影响纸拱的承受力。生2:放硬币的时候要轻轻地放。师:做实验时细心很重要;生3:拱脚要贴近刚才的标记线(

4、指实验记号单),放书上去时也要贴近拱脚。师:能说说为什么吗?生3:如果全部是以自己形式来定,这样做出来的结果会不准确。师:也就是说——生3:为了公平起见。生4:距离不能变。……师:你们的提醒都很有道理。做实验时老师也想给同学们一些提醒:(出示:温馨提示)师: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实验前我还想先请你们猜测一下,用两本书抵住拱脚后拱形可以放几枚硬币?生1:3至5枚生2:5枚生3:5枚左右生4:4枚以上生5:4枚师:到底能放几枚呢?同桌合作来完成实验,看看谁猜得最准确?开始!(同桌做抵住拱脚的实验后汇报实验数据。)师:(指黑板上的数据)看看这些实

5、验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生1:放上硬币后还是会向下塌一点。生2:拱形的承受力量是有限的。生3:我们发现了抵住拱脚,可以使纸拱承受比较大的压力师:对比第一个实验,你们还有什么发现?生4:对比第一个实验,我们发现只要固定拱脚,拱形的承受能力就会大大地提升。师:是啊,可是随着压力的增大,纸拱还是慢慢变形了,到底要怎样才能使纸拱承受更大的重量?生1:在拱脚两旁多加上两本书。生2:多拿几本书来抵住拱脚。师:目的是什么?生3:固定它,增加拱足的力量。生4:增加厚度。师:有没有改变材料?(一部分学生):我们做的实验是在材料不变的前提下怎么使纸拱承受更大的重量。师

6、:从你们的思考中可以看出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多放几本书,就能使纸拱承受更大的重量,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生:是师:实验前再来猜猜用桌上全部的书抵住拱脚后,能放几枚硬币?生1:应该会有十几枚生2:10枚以上生3:15枚……师:我们以小组合作用你们的办法来完成这个实验吧!……[分析]《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教学片段着眼于在关注科学探究过程的同时,让学生大胆猜测,自主操作,在问题的不断生成

7、中产生实验的欲望,主动进行多层次的科学探究,在实验中建构科学概念。具体体现了以下几方面:一、猜测解疑——贯穿实验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测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习惯。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的猜测随时可见:你能猜猜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都采用了拱形呢?你觉得这个纸拱可以放几枚硬币呢?猜测一下,用两本书抵住拱脚后拱形可以放几枚硬币?猜猜用桌上全部的书抵住拱脚后,能放几枚硬币?从猜测活动中,引发学生新旧知识间的冲突,生成了本课的探究主题。除此,每一次实验活动也都从猜测中开始。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先猜测后实验的良好科学探究习惯得到

8、培养。同时,从学生的答案中不难看出,学生每次猜测都在及时调整修正自己的认识,力求使自己的猜测更具准确性。猜测能力得到提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