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假僧假道等同于信仰.docx

别把假僧假道等同于信仰.docx

ID:28511178

大小:54.6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1

别把假僧假道等同于信仰.docx_第1页
别把假僧假道等同于信仰.docx_第2页
别把假僧假道等同于信仰.docx_第3页
别把假僧假道等同于信仰.docx_第4页
别把假僧假道等同于信仰.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别把假僧假道等同于信仰.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诚法师:别把假僧假道等同于信仰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学诚法师发布时间:2012-6-3022:53:45繁體版 2012年6月,“和尚兄弟”被拘留一个月后再度现身,向社会公众正式道歉。两个月前,他们身穿僧袍,身边带着美女,在北京的地铁、酒店等公共场所招摇过市,引起广泛关注。后来二人在法源寺落网,被证实是假扮和尚,并精心策划了该事件。这场闹剧已经尘埃落定,但假僧假道绝非仅此一例。打着信仰招牌欺骗、敛财、进行非法经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行为,不仅造成社会对宗教的误会,也给真正的宗教界人士带来伤害。2012年6月上旬,国家宗教局有关领导在上海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

2、验交流会”上表示,将对一些寺庙道观存在的被承包、乱收费、烧天价香及假僧假道等问题进行清理,还宗教场所一个清静。为此,本刊专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龙泉寺住持学诚法师。龙泉寺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北角的凤凰岭景区,建筑朴素,进寺不需买门票。经过登记,来参加活动的信众可以免费吃住。为防止游客中暑,在庙门不远处有一个简单的凉棚,有义工为游人免费提供绿豆汤。此寺是2004年将凤凰岭上荒废的辽代古寺部分复建并逐步扩大建设起来的。在学诚法师的众弟子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生。两年前轰动一时的北大才子柳智宇,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留学机会,就皈依在他门下。现在,学诚法师通过网络微博讲

3、经,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八国语言同时发布。对于假僧假道、借佛敛财等治理问题,学诚法师说:“有些不是我们可以管的。”如何辨别真伪兰溪:假和尚造成了社会对真正出家人的误解,应该如何去化解?学诚法师: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对佛教和出家人的误解,来自于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佛教自身等诸多方面。明清以来佛教的衰落,造成佛教淡出主流社会生活,佛教的社会功能逐渐退化为烧香保佑、丧事超度等等。“文革”期间,绝大多数人都将佛教当成是迷信、落后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人借助宗教来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慢慢就出现了一些“借佛敛财”的事件,这些“假冒”的佛教信仰者,对佛教的整体面

4、貌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还有就是佛教自身长期以来缺乏融入社会的主动性。一方面我们呼吁依法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约束这些损害佛教形象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应该从我们自身去努力,进行佛教自身建设,提高教职人员素质,融入主流社会生活,有益于社会民众。能够将正信的佛教的形象树立起来,误解自然会慢慢减少。兰溪:消除误解的方式,是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出家人。为了便于区分辨别,能否具体说一下出家人的行为规范?在中国各式各样的出家人都有,有没有一个标准,衡量他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学诚法师:出家人的行为规范就是戒律,具体包括四方面:尸罗、正见、轨则、净命。尸罗为梵语,意译为清凉、性善。

5、如在家居士所持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就属于尸罗的范畴,这类似于世间的道德和法律标准。出家人则有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还有大乘菩萨戒。正见指正确的佛法知见,对轮回、业果、三宝、四谛等根本佛教教义的信解。出家人求道,“了生脱死”,这是最根本的素质。如果一个出家人有与道心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那么他所追求的就不会是红尘俗世中的五欲之乐,而是出世的禅悦法喜,他的判断能力也将是以修行办道为中心,以是否如理如法为基础。如果出家人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背离了他们应有的道心,就会做出种种不如法的行为。轨则或者说威仪,即指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言行的

6、标准。威仪做得好,行、住、坐、卧自然展现出一种气度,令人望而生敬。出家人必须穿僧服,如果穿着怪异,半僧半俗,多半是有问题的。净命就是指以符合出家人身份的方式谋生。出家人正常情况下应该用功办道,靠信众的供养生活。通过算命、兜售佛菩萨像、示现特异功能以求供养等都属于“邪命”,是不正当的生活方式。一些出家人(也可能是假出家人)受雇于人,完全为他人谋利,这也是不应该的。出家人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兰溪:现代社会已经有哲学、心理学、伦理、道德等学科,佛家是不是变得可有可无?学诚法师:康德曾经说过,道德的两个基点:普遍性和自律。道德的自律又有两个前提:灵魂不朽与上帝存在。上帝存在说明社会的公正

7、,灵魂不朽说明人死后还会存在。这两个基点包含了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无限性。而这两个无限性正是一些信仰的基础。现实情况也说明,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精神。哲学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人生观是涉及人的生存、生活、生命、生死的一系列非常严肃和重要的命题。人怎么来到世间,最后怎么离开,古往今来许多的哲学家都给出自己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都是相对的。佛教是讲从本源上回答生死问题的。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人内心当中种种问题的源头,才会有正确的方法、途径和行为来解决它们。所以佛教对于重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树立积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