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

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

ID:28498460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0

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_第1页
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_第2页
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_第3页
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_第4页
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审美吋尚的正面价值【原文出处】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原刊地名】广州【原刊期号】199905【原刊页号】36〜42【分类号】B7【分类名】美学【复印期号】199912【作者】郑惠生【内容提要】无论是逻辑的推导还是事实的材料都同样表明,审美吋尚具有不可忽视的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关键调】市美时尚/正面价值/身心健康/市美文化/社会稳定发展【贵仟编辑】陈军中图分类号:B83-02文献标识码:A1964年,由列侬、麦卡特尼、哈里森和斯塔尔等四名男青年组成的英国“甲壳虫”乐队,踏上美国人的领土,进行了长时间的巡回演出,其锋芒之锐利,几乎让所有的美国歌星在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注:参阅夏宏.英国流

2、行咅乐概况[A].陶辛.流行咅乐手册[C].上海咅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拍武打片出名的影星成龙是华人,但是,仅在日本一地,正式参加成龙影迷I办会的,就有儿十万人。(注:参阅苏军.悸动的偶像[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75页。)电影明里阿兰•徳隆是法W人,老牌歌星胡里奥是丙班牙人,足球巨星迭戈•马拉多纳是阿根廷人,然而,国籍上种族上的差异,并不妨碍中国少男少女们对他们的祟拜。匆忙地扫视一下当代社会生活,我们也不难发现,市美吋尚所向披靡的程度,常常是达到了超越M界、超越种族、超越意识形态的局限。品然,讨论申美吋尚问题,回避不了价位上的判断。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深入

3、讨论审美时尚的正面价值。一审美时尚在一定意义上冇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生理和心理卜.的平衡,既足生命健康的标志,也足生命健康的基础。前苏联医学科学院院上、生理学教授康斯坦丁•萨达科夫说:“事实上,实验已经证明,如果-•只动物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后这只动物就会中风;若另外一只动物吋刻处于积极惜绪的状态,它最后也会中风……人的生活也是这样……情感的不稳定或变化,似乎是由我们神经系统反映出来的性格的一般模式。这种模式是不能被打破的。”(注:见维克多•奥辛廷斯基.未來启示录:苏美思想家谈未來[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毫无疑问,情绪卜.的兴奋与抑制相互交替,冇利子生命冇机体的平衡,冇

4、利子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巿美吋尚具有吋变时新的感性特征,所以,它跟“社会结构(经济、技术和职业体系)……植报于职能的理性与效率”很不一样,(注: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一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524页。)也与政治专制的一潭死水、宗教生活的面对永恒以及科学探索的枯燥乏味,冇着天壤之別。故而,从积极的角度看,审美时尚能够为活动主体提供一条激活感觉思维的通道,就消极的意义而言,审美时尚为活动主体在心灵受到压抑时,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机会一一虽然常常并非是设有效的。卡尔•雅斯贝斯这样写道:“体育运动作为-种群众现象……为有可能危及生活机器的冲动提供了发泄的出路

5、。体育运动占裾了群众的闲暇从而使他们保持平静。”(注: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实际上,对于感受力的激活和情感性的宣泄,所冇的审美时尚都具冇相当ffi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审美时尚还由于其不断更新的特点,造成丫审美文化的多样性,自然而然,它也为活动主体的审美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人们拓宽市美视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无论是从趋从个体来讲还是从趋从群体来看,审美时尚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理性甚至是极端反理性的社会现象。(注:参看郑粜生.论市美时尚的特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2)。)不过,我们以为,承认这一点,

6、并不意味着非要断定市美吋尚必然会给特定的活动主体带来不利的影响。事实上,人不仅应该是理性的动物,而且同吋还应该是感性的动物。在对那些蔑视“娱乐性舞蹈”的文人和说教家进行反击时,美W现代舞理论家约翰•马丁写道:“我们称之为现代文明的东两已经在全力以赴地以牺牲感情的人为代价,去发展理性的人……将感情之人从生活事务中排除出去的意图本身,就是最大的非理性……”(注:约翰•马丁.生命的律动一一舞蹈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笫112—113页。)在谈到文学社会学应该客观而不带成见地研究“通俗文学”时,当代德国艺术社会学家阿尔方斯•西尔伯曼教授也极其中肯地指出:“一方而,社会的纷繁fi杂性必然

7、要求理智的行为模式……另-•方而,与社会的急遽变化密切相关的紧张感使得人们……需要一种起平衡补偿作用的文学。”(注:阿¥方斯•西尔伯曼.文学社会学引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非常明显,感性和理性都是一个人所应同时具冇的,问题的关键足如何取得平衡一一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丁•我们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市美时尚时的行为抉择。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在讨论大众审美文化吋,生硬地把审美吋尚牵扯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