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

ID:28481506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_第1页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_第2页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_第3页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_第4页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新路径__基于新型城摘要:屮国的贫困主要是农村的贫困,而农村的贫困人门主要集屮在屮国的西部地区,四部农村贫困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为恶劣、少数民最为集中,贫困发生最为广泛的地区。本文在针对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之上,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对两部贫网地区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路径,以便有利于丙部贫困地区更好地发展。关键词: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是,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

2、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井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列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全国四大地带屮,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

3、平最低,推进四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对于优化全国国土空间幵发格局和提高全W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贫网概念及相关的社会学理论贫困是全球性社会现象,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地理自然生态条件差异以及人类个体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构。消除贫困是所有发展屮国家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人类课题。贫困分为绝对贫苦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乂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与绝对贫困对

4、应的是相对贫困,它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1、功能主义的贫困观功能主义贫闲观属于保守的贫网观。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德(Comte,A.)、斯宾塞(Spencer,H.)和涂尔干(Durkheim,E.),这种观点认为,贫困现象的存在,是社会自身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和进步的必然结果。这种贫困观认为,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价值目标的体现,是实现社会功能的需耍。在现实的社会价值目标下,必然需要一些更有能力和天赋的人担当更重要的角色,而其他社会

5、成员往往没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职责,他们更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因此而理所应当。而另外的一些社会群体由于所受教育缺失,技能知识水平冇限,没冇能力去担当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屮应当承担的重要角色,只能去从事一般性的工作,办理一般性的事务,因此他们取得较低的收入也理所应当。2、冲突学派的贫困观冲突学派与功能学派的观点正好相互对立。冲突学派的观点是贫网和贫网群体的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的制度、政策失当的后果,并不是由社会职能分工、功能需要所决定的,而是社会中各个群体利益斗争的必然结果。例如阶级的剥削、社会中的歧视现象、或者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结构对特定群体产生

6、的朿缚等等。马克思主义的贫困观就是典型的冲突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最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体现在生产资料的不平等的占有关系上,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而工人阶级却一无所有。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工人阶级的状况出现,为了达到自己更多的占有剩余价值,进而获取更多利润的目的,资本家必然会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不断改变资木的有机构成,通过提高资木的有机构成,增加生产所用的不变资本,竭力压低工人工资,从而降低可变资本。这样,由于资本扩张,以及分工的细化和技术的创新,机器排挤工人的

7、现象愈加突出,工人从总体工人变成局部工人甚至机器的附庸,资本增值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因此而不断减少,过剩的产业后备军产生,工人不仅未能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而提高其工资水平,反而由于生产的进步而面临更多的失业、工资降低的危险,从而“极大多数成员却几乎得不到或完全得不到保障去免除极度的贫困”。马克思从制度的层面上解释了由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而导致的无产阶级贫困现象,这种阶级矛盾斗争而造成的贫困现象冲突主义贫困观是完全相符的。3、中立性的贫困观中立性的贫闲观认为,贫网的形成是个人方面的原因,和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二元劳

8、动市场论”是其中的代表性观点。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代表人有皮奥里(Piore)、赖克(Reich)、戈登(Cordon)等人。这种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职业的人群有不同的特征。人们主要由工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