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91998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5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就应当提高人的劳动技能,以适应城市产业和城市业态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二要强化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三要着力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四要加强高职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来永宝(1957-),男,山东莒县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福建龙岩364021)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
2、-0024-02 以绿色、高效、集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它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具有“一举托两头”的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特别是在“人口红利”9逐渐丧失的当下,更要提高城市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城镇化的支撑是产业,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业态,城镇化的路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
3、市产业发展或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专门人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更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与创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107万人,经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7
4、6所,招生325万人。2010年以后,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生源出现了走低的趋势,这既给高职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9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总体上从1978年18%上升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候的20.9%,再到2012年的51.3%,大约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是,各地情况不太平衡:城市化率较低的地区,大都是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重,职业技能(术)培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任务也较重。相反,高职院校大都集中在沿海和省会城市,这些高职院校吸引力较
5、强,大量原在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大多在就读地就业,城市的发展有了人才保证,因而城市率不断攀高,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难以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使引进了也难以长期留住,只能靠当地培养人才,也就是集中力量在当地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福建龙岩市属于传统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攀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办好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西职院)。闽西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闽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办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山区办好高职院校非常不易,这里既有办学环境的问题,也有政策支持和社会理解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凝聚办学特色,坚定
6、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质属性,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办学特色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机制体制的演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个横向差异性办学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和办学规律,走有别于中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错位办学,形成“银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型城镇化的“新型”,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和高
7、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涵发展”,在高职办学人才培养交汇点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现代”一词,其含义一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来引领职教科学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甚至一校两元(学校、企业两元)育人模式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体制创新;三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要“现代”和“新型”。9 学校办得如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一所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实际上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闽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