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

x线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

ID:28463935

大小:74.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x线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_第1页
x线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_第2页
x线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_第3页
x线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_第4页
x线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x线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线片结合CT扫描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X线片结合CT扫描在颈椎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颈椎病诊治的患者118例为研宄对象,均进行X线片和CT扫描。分析X线片、CT扫描单独检查与两者联合检查对颈椎病的检出率。结果:CT扫描结合X线片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钩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的检出率分别为75.44%、73.73%、66.95%、57.63%、90.68%、66.95%,分别与CT扫描及X线片单独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关键词】颈椎病;CT扫描;X线片;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2-0065-02doi:10.14033/j.cnki.cfmr.2016.2.037颈椎病又称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属于一种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疾病[1]。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颈肩僵硬、恶心、呕吐、头晕等。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对该症的诊断和确诊比较困难[2]。目前,临床上对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使用较多的为CT扫

3、描和X线片检查。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宄对象,通过对其X线片和CT扫描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X线片结合CT扫描在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颈椎病诊治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颈椎病,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颈椎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118例患者中男76例,女42例,年龄23〜75岁,平均(54.1±9.5)岁,病程2〜94个月,平均(47.0土7.5)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恶心呕吐,颈,肩部僵硬不适、

4、疼痛麻木,四肢无力,颈部放射性压痛等。排除急性炎症、幽闭恐惧症、恶性肿瘤及骨代谢性疾病[3]。1.2检查方法入选患者均行CT扫描和X线片检查。CT检查采用SOMATOMEmotion多排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公司),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平行于椎体及椎间隙的C3〜6椎体和C2〜7椎间隙扫描,扫描层距2〜5mm层厚为2〜5mm,对每个椎间盘的3〜5层摄取其软组织窗和骨X线片检查采用日立MEDIX850MAX线机,进行常规X线正侧位片和45°双斜位片检查。1.3观察指标主要从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钩突增生

5、、椎体后下缘骨赘等方面进行观察;以X线片结果为基础,再结合CT扫描进行综合性诊断,即对X线检查不清或不明确部位辅以CT扫描进一步诊断。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床中最常用的检查方式是X线片,该方式检测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为:(1)各椎体间的间隙变小;(2)颈椎曲度消失,椎部朝后突或变直;(3)常见第4或第7椎体和钩突出现增生或骨刺;(4)椎间孔形状不规则或变小;(5)韧带呈串珠状、条状,或出现密度钙化或不规则斑点;(6)椎管直径变小;(7)椎体滑脱[10-12

6、]oCT扫描也是临床中常用的颈椎病检查方式,它以较高的分辨率优点对X线片诊断不明确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确诊[13]。CT扫描操作简单,耗时短,很快就能出分析结果,因此,CT扫描不但能为临床提供所需的常规图像,而且也能在工作站重建图像,清晰显示颈椎各个部位的状况[14]。同时,CT扫描对早期病变具有较好的辅检作用,能够清晰显示颈椎钙化、压迫、增生及突出等病理变化[15]。本研宄选取临床症状和基本情况相近的患者,分别采用CT扫描、X线片以及两种检查相结合进行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的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小关节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钩突增生、椎体后

7、缘骨赘等重点部位,结果发现,两种检查方式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对以上部位的检出率分别为73.73°/。、63.56%、66.95%、57.63%、90.68%、66.95%,均高于CT扫描和X线片单独检查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