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59828
大小:177.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10
《浅论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科分类号05040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中文):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英文):ShallowtalkMiddleSchoolmusicappreciationteachingcultivationofinnovativethinking姓名杜沁人学号200705304403学部音乐学院专业、年级音乐学本科2007级指导教师杨清2011年5月5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2、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二○一一年五月五日-..一、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作者姓名杜沁人所属学部专业年级音乐学部音乐学专业07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杨清副教授预计字数10000开题日期2010-12-24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课改给音乐教学带来
3、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枯燥、填鸭式的教学,进行学科的综合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音乐为本”实施中小学新型音乐课堂这一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真正科学、全面地把握音乐教育的价值,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施的新课题。“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初育都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样,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
4、新品质。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学中应不断扩展新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本人认为应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培养、塑造、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构建优化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国外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先后传人我国,在国外音乐教学法中,影响较深的有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和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等,它们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也出现了一
5、个时期的学习国外音乐教学热。国外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与其历史、国情、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密切相关的。近几十年来,所有国家的课程改革都贯穿了一个根本宗旨:把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参与地区竞争、国际竞争的重要保证。但冷静思考,虽然国外的音乐教育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也不能照搬照抄。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也有许多优秀的经验要继承和发现。况且,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多民族民间的文化演延和广囊的中华大地产生和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勤劳的中华民族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汲取不尽的音乐海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
6、和新兴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起了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在中国,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制定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是这项工作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们通过学习和研究发挥其创造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想从新课标指导下的新型音乐课堂这一角度进行探讨和归纳。-..主要内容:以新型音乐课堂为中心,突出课堂改革与创新,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多方面自主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一、调整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1.看重
7、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2.看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二、潜默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三、更新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四、淡化教学考核,鼓励师生自主评价。研究方法:实验法。通过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尝试欣赏、活动、探究式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封存的联想,开启了幽闭的心智。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尝试成功的体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