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南诏对彝族地区的管理探析

隋唐时期南诏对彝族地区的管理探析

ID:28413955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0

隋唐时期南诏对彝族地区的管理探析_第1页
隋唐时期南诏对彝族地区的管理探析_第2页
隋唐时期南诏对彝族地区的管理探析_第3页
隋唐时期南诏对彝族地区的管理探析_第4页
隋唐时期南诏对彝族地区的管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唐时期南诏对彝族地区的管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隋唐时期南诏对彝族地区的管理探析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a《历代中央政府对彝族地区的管理研究》(编号:11XZS030)【摘要】隋唐时期,西南彝族地区处于南诏国及其前身蒙舍的实际统治下。得益于唐王朝的支持,南诏国完成统一并巩固了统治,南诏对西南彝族的管理:以稳定为核心的政治管理,以利益为核心的经济管理,以教化为核心的文化管理。但是在随后的一个半世纪,唐与南诏双方关系出现多次反复。这些都对西南彝族地区的丿力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隋唐;南诏国;关系;彝族地区;影响隋唐时期,西南地区的彝族先民分化为乌蛮与白蛮两大

2、种群,并与其他民族进一步融合。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屮,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则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8世纪30年代,西南地区的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南诏国的存在几乎与唐代相始终,两个政权在名义上是藩属关系,同时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彝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一、南诏的统治概况南诏在今云南一带,

3、首府所在地是洱海地区,以大厘城(今大理)为中心的十啖是南诏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南诏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边包括两爨,东南边到达安南,西北边连接吐蕃,南面和女王国(今泰国)接界,西南烦与河骡国(今缅甸)接界,北达大渡河,东北边抵黔、巫(今贵州和四川的长江南岸)。在官吏设置方面。南诏国的清平官是最高级的官衔,职位相当于唐朝的宰相,总共由六人组成,一人是内算官,负责判押处置朝廷中的所有文书,二人为副内算官,协助内算官处理文书。两个外算官统领六曹,相当于唐朝的六部。在地方官制方面,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分为六个部分。?川城、

4、龙口城、大厘城、太和城、羊苴卩羊城是南诏国王来回居住的地方。此外,白崖是南诏国王亲属居住的地方,亲近国王的白蛮和主耍官员的家属居住在赵川东南地区,蒙舍为南诏的发祥地,以上都是南诏国直接统治的地区。同时还设有六个节度使,率兵驻扎在边境要害地带,以统治六诏以外的各部落。这六节度使对外是剑川、丽水两镇防吐蕃,拓东、弄栋两镇防唐剑南,对内是六镇都管辖境内诸族。南诏国在这些地区施行统治,促使了各地区文化的发展,加速了局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开发。南诏国参照中原王朝采用均田制、府兵制,文武官员和百姓都要求参与耕地,也都承担服兵役的义务。

5、年轻人参军作战,有马者当骑兵。军事组织以乡兵为基础,根据地区远近,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军,每军设置一名将领,统帅一千人或五百人。每年十月和十二月,兵曹长组织四军的编制,操练军士武艺,检查作战器械。二、隋唐王朝与南诏的关系隋唐时期,舍龙一族为避难迁居到邪龙地区(原哀牢国领土、今云南巍山)之后,在哀牢人的支持下,国力不断大增,逐渐形成以舍龙一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被称作“蒙舍”,因在洱海的南面,乂称“南诏”。贞观二十三年(649),细奴逻继承蒙舍王。同时,洱海周边地区也出现了几个较大的诏,即北面是河蛮人的浪穹诏、?啖诏、施

6、浪诏;东面是磨些人的越析诏;西面是哀牢人的蒙?Q诏,这些诏被合成为“六诏”。永徽四年(653),为获得唐帝国的支持,细奴逻派儿了逻盛炎出使唐王朝,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开元元年(713),唐玄宗封南诏皮逻阁为台登郡王。其他五诏在吐蕃威胁下,弃唐附蕃。开元二十五年,皮逻阁战胜河蛮,攻取太和城,被唐玄宗进爵为云南王。开元二十六年(738),皮逻阁在唐朝的帮助下先灭越析,再灭三浪,后灭蒙?Q,很快统一六诏,南诏正式立国。739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天宝九年(750),阁逻凤路过云南(即姚州),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同行的妇女

7、,勒索贿赂,阁逻凤不答应,张虔陀派人辱骂,并向朝廷诬告阁逻凤。阁逻凤愤怒,起兵攻破云南,杀张虔陀,攻取了羁縻州。天宝十年(751),鲜于仲通率兵八万攻打南诏,阁逻凤派遣使者道歉求和,而鲜于仲通不答应,派军攻至西洱河,兵临南诏首都太和城,之后,被南诏击败,唐兵死六万人,南诏也损失惨重。天宝十一年(752),吐蕃册封阁逻凤为“赞普钟”。天宝十三年(754),剑南留后李宓率兵七万攻打太和城,全军覆没,这是唐最后一次出兵。第二年,安禄山反叛,唐无力再进攻,可是南诏还有意归唐。阁逻凤在太和城屮立一大碑一一南诏德化碑,表明叛唐是不

8、得已而为之。大历十四年(779),南诏与吐蕃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吐蕃改封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改为君臣关系。并在南诏征收重税,险要处设立营堡,要求南诏每年出兵助防。南诏领主异牟寻感到依附吐蕃的害处,天宝战争后南诏还弃蕃归唐。贞元十年(794),南诏在洱海边的点苍山神祠与唐朝使臣举行盟誓,南诏Z主异牟寻面对天、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