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ID:28405470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3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4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强大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设计数学的趣味性、探究性和应用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大致总结如下:一、学习目的明确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毅力。毅力来源于明确的目的和浓厚的兴趣;目的是根基,兴趣是源泉,毅力是保证。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要让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点的作用,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所以对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二、课堂引入悬念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

2、新课这一环节上,教师可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开始学习七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判定》时,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如图,某同学由于不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重新划一块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请你设计一种最省事的方法(不用度量)。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得出带(3)去是最好的方法,再把这一块玻璃与原来的三角形玻璃相比较,得岀有两个角以及它们所夹的一条边没变,从而可自然地引出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边角边的方法。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能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自然就产生了学习兴趣。三、问题启发台

3、阶化问题的启发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高潮阶段,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紧扣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台阶式问题,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一步一步达到高潮。当学生饶有兴趣地走过教师设计的台阶时,实际问题就解决了,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满足了好奇心,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例如:若x2+y2+2x-4y+5=0,则x=,y二o可设计为:若(x+1)2+(y-2)2=0,则x二,y=o再演变为:若x2+2x+l+y2-4y+4二0,贝!Jx二,y=o最后解决:若x2+y2+2x-4y+5二0,贝Vx=,y=o学生经过由浅入深的系列训练,这类问题就不难接受To四、教学内容的层次化数学知识结构逻辑性很强,一

4、堂课的知识点传授也只有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才能容易接受,才能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换。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幕的乘法”时,先讲am•an=am+n的应用,再解决下题:已知am=6,an=2o贝0am+n=。这样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越做越有兴趣。五、师生双方平等化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师,都注重营造和谐的气氛,而和谐的气氛主要来源于融洽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除具有较高的基本素质外,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共鸣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数学总离不开思和问,教师对待学生的质疑,不可搪塞。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找

5、出他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浓,便会产生“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和越学越有劲的主动学习气氛。六、练习训练主体化课堂教学中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每节数学课,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及时反馈信息,让学生从做题训练中得到获胜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七、课堂手段直观化直观教学是数学课的一个特点,运用直观教学进行演示和发挥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八、作业评价激励化每一节数学课总离不开板演、练习、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的板演要充分肯定成绩,表扬进步学生,尤其对那些没有做对的学生

6、,要善于寻找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九、课堂小结多样化课堂小结是数学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把本节所学的内容融入知识系统。教师若能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小结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使学生耳目一新,课后回味无穷。常用小结方式如下:(1)对照式,把知识点板书到板面上。(2)讨论式,由学生讨论本节所学的知识点。(3)独立式,把知识点变成题目让学生做。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工作,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浪潮中要求教师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那就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个性和意志。如能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