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水墨画在陶瓷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略论水墨画在陶瓷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ID:28399733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略论水墨画在陶瓷绘画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略论水墨画在陶瓷绘画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略论水墨画在陶瓷绘画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略论水墨画在陶瓷绘画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略论水墨画在陶瓷绘画教学中的运用♦张志民邹景云江西省景德镇市技工学校333000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方法之一。通过水墨画教学是能反映现实牛活中的重大题材,同样,让学生把水墨画运用在陶瓷裁体上,能充分表现出最有时代特征和民族气息的牛动画面。传统水墨画是运用“骨法用笔”为基础。充分发挥线的虚、实、长、短、轻、重、浓、淡、皴、擦、渲染等技法通过墨水在纸上的绘画方法。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是用线塑造形的方法和用笔勾线的变化规律。前者是观察和写牛的基础,后者是笔墨的表现手段。没有正确反映形象的“形”,就无所谓笔墨勾线的技巧;而没有用笔勾线的技巧就谈不上

2、水墨造型的基础。皴擦法在水墨山水中运用较多,皴法多用在刻画大体轮廓中的细部结构和特征上(用笔多属侧锋)。擦法是在勾皴的基础上加强质感的复笔技巧(用侧锋干笔)。在水墨花鸟和人物画中都常用皴擦的用笔。中国的陶瓷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将我国传统的水墨技法运用在独特的陶瓷上,视觉效果和收藏效果尤为显著。陶瓷艺术表现分为釉上和釉下两种表现手法。首先:釉下就是在陶瓷成形基础上吹上一层釉在坯体上作画。釉下料以青花料为主。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相似。国画用墨和水来表现,青花以青花料和水来表现。通常采用中锋勾线。这里多运用传统“十八描

3、”技法,勾勒轮廓、人物衣褶以及工笔山水。结合中锋运笔。(此时,笔肚蘸淡水,笔尖蘸浓料)起伏跌岩,纵横交错。加之皴擦相结,较好地表现了画面的“点”、“空白”、“神”、“线”等特点,是典型的中国水墨画表现形式。其次,釉上表现就是在瓷坯成形上釉烧成后,最后将瓷坯在1270度的窑火里烧成。在白如玉的瓷器上作画,再经过750度左右的烤花炉烧成。绘画材料:烟黑,乳香油、樟脑油等,同样采用水墨国画手法,以勾,塌,点,涂的技法表现不同的形象,用焦墨法表现瘦骨劲石,遒技老干,荷塘秋叶。使画面产牛深浅不同的层次。水墨画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要掌握好以下几点。第一,笔

4、和料(笔和墨)的用法。笔和料用法各有不同,但彼此又相互关联。没有笔法对画面的概括就无从以料去充实精神。笔法是树立形体的骨骼和筋肉起伏结构的栋梁。料法的运用是加强各部肌肉的圆浑和形体各部的阴阳向背以协调统一的辅佐。以笔为主见其骨,以料为辅见其肉,笔料互用,就能完整地表现出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具有生命力的形象。这就要求初学者要细心观察,多加练习,懂得以墨随笔,以笔取形。在表现的吋候,两者之间要紧密结合,完整的表现一个形象,没有笔料的技巧,是不能较好地将水墨画技法表现在陶瓷上的。第二,笔和料(笔和墨)的变化。干淡约形:用渴笔淡料勾勒整体,重点在主体

5、上,对造型上的重点要抓得紧、抓的准。用笔可随意,轻松些,侧锋、偏锋,卧锋都可用,力求整体呼应,浓料提醒。通体基础画好后,可用浓料把肯定的部位稳准地勾画,以突岀重点。着料不多,但必须形神兼备,使之形初具而神已显露。可用中锋,浓淡相润。为了避免枯涩,使之墨色丰富变化,可用浓淡不同的湿笔去细致刻画局部。力求神态鲜明而墨韵丰润。总的来说笔料的变化是由干到湿,由淡到浓,具湿叠干上,干湿错落有致。有利于刻画物体形象,也有利于修改。第三,如何才能使画面生动、人物传神。要使画面生动,人物传神不光是笔料运用得当,而且要对物体(人物)的结构要有完整的了解。这就要

6、求我们初学者要掌握物体的结构,多观察,多写生。创作要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比如表现人物运动中的各种形态,休息时的安闲自逸,激昂吋的手舞足蹈,愉快吋的怡然自得等,都必须刻画得准确,表现得自然。因此,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和人体的动态就不能准确地概括形象。以上谈的是技法过程中点点滴滴。它永远不是“无往而不胜”的,任何一种技法都是可发挥的,但同时又有被其约束的一面。因此我们在绘画的实践中,必须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技法不断地丰富起来。我们应该以最大的精力去掌握水墨画在陶瓷绘画中的表现和运用,而不要满足于具体的技法。中国水墨画有悠久

7、的传统历史,在历代水墨画中从小写意到人写意、简笔画到泼墨画,对我们有很多可借鉴的。如:闵贞的大写意的粗厚用笔,运墨、任伯年的小写意的极端熟练的用笔、梁楷的简笔人物均有不同的表现力。我们应学习古人优秀的技法。名家名画都各有其长,风格不同。我们应恰当采取和吸收。切不可只学习某人,更不可只学习某人的笔意。要用思想去吸取经典名作的精神和养料,融会贯通后才能立意创新。要充实多方面知识,要脱俗气,除匠气,就要多看书、多练书法,在文学、理论、个人修养等方面也要下功夫,陶瓷艺术不仅要重技法,还要有文化味。同时还要掌握陶瓷基础知识。熟悉了解陶瓷拉坯、利坯及釉层

8、厚薄、窑温的高低、颜色及温度的转变。因为陶瓷和宣纸画不同,宣纸画基本没有前后变化,而陶瓷材质不同,画上作品后,要通过一千多度的窑火烧成。用色及画面效果都有较大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