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96712
大小:2.78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8-12-09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课件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散文知识储备(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神聚:主题集中鲜明形散神聚(三)、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五)、散文的线索散文
2、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柳韵竹姿梅影白杨礼赞茅盾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何为礼赞?——表示崇敬和赞美。为什
3、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因为白杨树不平凡。1896—1981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
4、家铺子》等。11作者简介《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写作背景给下面划线的词语注音恹恹旁逸晕圈倔强婆娑虬枝楠木秀颀参天主宰刹那毡子外壳无边无垠坦荡如砥yānyìyùnjuéjiàngpósuōqiúnánqícānzǎi
5、chàzhānqiàoyíndǐ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3自然段写 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和,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8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赞美白杨树收尾。15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第1自然段):(第2-4自然段):(第5-6自然段):(第7-8
6、自然段):(第9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理解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7、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也是结构文章的线索。首尾照应18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
8、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可见是在写人)朗读文章第7段,思考:(1)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2)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朗读并体会两组句子的不同效果。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排比反问诵读:“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里连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