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教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教案语文版

ID:28400910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教案语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教案语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教案语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教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杨礼赞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字词,理清结构层次。2、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和课前查资料体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2、通过讨论完成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的把握,以及对5、6段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字词,简介作者、时代背景;2、粗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3、重点讲读第二部分(第1,2自然段)4、白杨树形象和精神的不平凡中寄寓作者怎样的感情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白杨礼赞》是一篇借

2、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它蕴藏着诗一样的情愫,使一个客观对应物——白杨树,在精湛的艺术描写中赋有了人格化的生命力。细腻的白杨树外形是革命者的形象,更多局部细节描写组成了一组组象征性的意象群。这一切在学习本课时都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2、作者作品介绍3、读准字音大毡子(zhān)开垦(kěn)外壳(qiào)主宰(zǎi)坦荡如砥(dǐ)潜滋暗长(qián)无边无垠(yín)诸如(zhū)倦怠(dài)婆娑(suō)恹恹欲睡(yān)丫枝(yā)晕圈(yùn)虬枝(qiú)参天(cān)初融(róng)秀颀(qí)4、思考:(1)这篇散文可以

3、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2).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讨论、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3)提问: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讨论、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

4、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4)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讨论、明确: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5、小结3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

5、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从白杨树生长环境、广袤的大自然又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由远及近的描写。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12、3小题。第二课时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就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及白杨树内在的“神美”作了讲析。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排比、反问连用句。二、交流与讨论1.读一读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动手画出文中排比句,反问句。看

6、一看句法有何变化。讨论,明确:句法变化是①只觉得②不想到③竟一点也不联想到④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句法中有异。点破象征意义。(2)提问:这四句排比句和反问句连用,意思怎样加强?讨论、明确:①让人由树联想到什么②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③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④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3)提问:第7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讨论,明确:两个“

7、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先抑后扬,赞美由树到人。(4)提问:白杨树象征了什么?讨论,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2.读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讨论,明确:“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榆木),人比人(北

8、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2)提问:“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讨论,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