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网络位置对其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分析

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网络位置对其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分析

ID:28393805

大小:1021.26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2-09

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网络位置对其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分析_第1页
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网络位置对其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分析_第2页
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网络位置对其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分析_第3页
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网络位置对其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分析_第4页
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网络位置对其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网络位置对其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绪论1.1分析背景及分析价值1.1.1分析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程度的日益提高,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知识越来越复杂,一方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快速不断地提高创造知识的速度,与此同时也导致行业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复杂性的提高、知识创造速度的加快以及行业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与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salmanPuali,2003)。与此同时,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不断发展,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开始不断增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单个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所能承受的风险是有限的,这就为企业之间形成

2、网络化研发组织提供了契机。网络化研发组织的出现不仅加速了组织结构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变,而且也使得组织之间充斥着复杂的关联性、联结性和竞争性,组织边界日益模糊和多变。除此之外,网络化研发项目在组织规模、组织联系等方面要比一般项目更加具有复杂性、紧密型和多样性。随着网络化研发组织的不断扩大和组织联系的不断紧密,组织内部成员企业的数量和成员企业之间联系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在形成更多界面的同时衍生出更加复杂的界面规则。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成员企业不根据自己所处的网络位置积极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将再难适于网络化研发组织的界面规则,知识技术吸收和溢出将会慢慢减少,甚至游离出网络之外

3、。由此看来,成员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所处位置对组织结构进行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1.1.2分析价值(1)理论价值纵观网络化研发组织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学者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组织形式以及成员企业在网络组织中的位置及其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等方面,较少关注于成员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创新方面。而1------处于网络化研发组织中的成员企业在网络内面临的各种内外因素,如环境的变动、竞争、组织战略、技术、人员以及组织界面规则的不断演进等对组织结构的适用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从成员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的视角对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内部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进行

4、分析,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组织结构理论。(2)现实价值在市场环境加速变化和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企业主要通过与跨国公司形成的研发联盟以及参与一些重大的研发项目来参与竞争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以此不断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取得了一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但是,在参与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虽然网络化研发组织很好的帮助了企业对内外资源进行融合并取得了一些竞争优势,但成员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比较适于封闭式创新,已经难以适于网络化研发组织的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落后的组织结构已经影响了研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竞争优势的取得。因此,就网络化研发组织成员所处网络位置对其内部组

5、织结构创新影响进行分析,将会有助于我国企业通过内部组织结构创新来更好地适应网络化研发组织的新特点和逐步形成的界面规则,以便更快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1.2国内外分析现状为全面掌握与本分析密切相关的国内外分析现状,本文将分别从网络化研发组织的形成、组织结构创新影响机理方面进行文献综述。1.1.1关于网络化研发组织的国内外分析现状通过对网络化研发组织的相关分析进行梳理后发现,学者们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网络化研发组织形成的动因及模式方面。关于网络化研发组织形成的动因,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化研发组织形成的动因。从交易成本

6、的角度来看,组织在某种条件下会选择自己制造某些资源而并非向市场购买就是组织为节省交易费用而选择的一种运行模式。党兴华等(2006)从产业技术生命周期与企业资源两个视角,探索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动因。他认为当不确定性2------高于一定程度并伴随着高度的资产专用性时,跨组织合作将出现。纵观相关文献,还可以发现有些学者运用博弈论来解释网络化研发组织形成的动因,通过“囚徒困境”得出的结论表明,“超理性思维”(与个体理性相对应的群体理性)迫使竞争者(或利益竞争者)考虑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谋取因“个体理性”所不能获得的收益。周裙/徐寅峰(2002)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认为获取互补资源、

7、降低开发中的风险和成本、加快市场进入速度和保证创新组织的灵活性是研发网络建立的主要动力。而司春林等(2005)则从供应链创新的角度,解释了促使企业合作研发寻求新模式的原因及其模式选择问题。此外,一些学者认为网络化合作研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成为吸引成员参与到研发网络的原因之一。Burt(2001)认为网络化研发组织提供了“传输能力”(TransmissionCapacity),使得大量知识信息可以迅速扩散,促进各种信息资源可以相互对接,从而显著增强了成员企业的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