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91925
大小:7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9
《试论孔子与柏拉图国家理念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拭论孔子与柏拉图国家理念的异同摘要:孔子与柏拉图对中西方的文化和社会进程分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塑造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渊源。本文将从两位哲人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切入,按照时间发展的脉络形式,对孔子的“大同”社会和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产生和发展一一做出比较和分析,虽然两位哲人本意都是要建立一个社会分工合理、安定有序、讲信修睦的和谐国家,他们思想相近,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关键词:大同;正义;和谐孔子与柏拉图皆为人类史中著名的思想家,亦是中西方文化源头的奠基者。孔子的“大同”思想源自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1]在中国
2、政治思想史的进程中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如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都是其典型代表。柏拉图的“理想城邦”则源于《理想国》,其“正义”论的思想更是影响了西方人千百年来在政治思想上的精神流变,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教育,其范围涵盖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格拉齐斯基在《世界著名思想家评传》中说:“对柏拉图的观点有如此罕见的经久不息且十分现实的兴趣,原因在于他创作的深度和涉及的大量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永久性的意义,而他都对这些问题做了系统的开端。”从孔子的“大同”社会到柏拉图的“理想国”,无论是社会背景还是个人出身以及当时所面临社会矛盾都有相
3、似之处,加之两人相似的政治抱负和个人遭遇导致了他们对社会的相近看法,因此制定的目标和实现方也产生了许多共通之处。在诸多相似与共通之外,亦有一些不同点,但两者的本意都是要建立一个社会分工合理、安定有序、讲信修睦的充满“正义”的和谐国家。一、时代背景及生平经历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公元前8到2世纪属于人类史上的轴心时代,公元前5世纪则是它的高峰期,在此阶段中国诞生了孔子,而古希腊则出现了柏拉[2]在此时间内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思考的各种基本思想,此后人类历史的每次新飞跃前,人类都要回忆这时期,以便从中获得启迪。从具体的时间看,孔子逝于公元前479年
4、,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两人同处于历史的相近期。孔子生活在周朝末期,此时正值中国的周朝奴隶统治时期,社会秩序已被严重破坏,周天子只是名誉上的统治者,而各个诸侯则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为争夺权势与势力范围而相互征伐战斗,社会矛盾变得尖锐复杂且难以调和,人民的思想混乱,在对整个社会秩序反思的同时则促成了孔子的“大同”思想。而柏拉图则处于在古雅典与斯巴迗交战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他伴随了整个战争的始终。这场战争对雅典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战争的残酷和一场瘟疫近乎吞噬了多数雅典人的生命。加之雅典盟国的反叛和逃离、甚至暴动,雅典帝国在经济保障和社会生产上也逐
5、一崩溃,政治斗争尖锐政变频繁,国家一片混乱,陷入了全面瓦解。[3]面对整个社会的残败不堪,柏拉图以思想家的敏锐眼光分析出原因的所在,在对社会进行批判和认知的基础上,倡导一种正义的城邦观,“理想国”的思想应运而生。从出身和个人经历来看,孔子有着贵族血统,虽然在他那个时候已经是家境贫寒,但他却有贵族身份的担当。孔子曾积极参与过政治活动,从相礼、乘田等一类的低级别官员,到中都宰这一类的高官,都因和当局者思想不和而辞官。[4]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政治主张,但终究是处处碰壁,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柏拉图也拥有贵族血统,更是对政治充满了热情,并
6、希望自己一旦成年便可立即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后来柏拉图三赴叙拉古王国,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因和当局者不和不了了之,甚至在第二次竟被卖为了奴隶[5]。两位伟大的哲人都生活在奴隶制度社会的衰落时期,旧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社会状态都严重失衡。也正是两人政治理想的破灭,才更加看清楚了社会混乱的本质,从而产生了相似的社会秩序的理念。、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在《论语》中出现了百余次,“仁”不仅是其哲学思想构建的基础与总汇,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政治与伦理内容,如:孝、悌、忠、恕、礼等。在《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
7、,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的意思可以称之为相互关爱,在社会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克己、复礼、孝悌、忠恕等等,归根结底就是倡导为政者与民众都要彼此关爱包容。在《论语•雍也》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是体现了这一点,自己对他人有仁爱之心,他人才会对自己有仁爱之心,自己决定对人宽容与包容,别人才会对你宽容与包容。“礼”是“仁”的延续,源自于周公制定的周礼,周礼本身就具有很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也是德的一种体现。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扩充了它的内涵和范围,增添了新的内容和特性,并简化了礼的外在形式,无论迗官贵要还
8、是庶民百姓把一切阶层都涵盖其中,然后用礼的规范和要求提升“普天下”人的行动和行为。从狭义来讲是对个人的行为举止的规范和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