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ID:28391579

大小:62.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体会_第1页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体会_第2页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体会_第3页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气管切开后引起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中,7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29例顺利拔管,伤口愈合。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肺部感染,降低切口感染,提高顺利拔管率。【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由于颅压高,昏迷,呼吸费力,咳嗽反射消失或减弱,痰液容易阻塞呼吸道导致缺氧或窒息。解除呼吸道梗阻及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常是挽救重症脑外伤患者生命

2、的重要措施之一[1]。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加强护理,对控制肺部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极为重要,现将我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6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5-81岁,平均47岁,气管切开时间为3-58d,平均14d。其中治愈出院29例,死亡7例。1.2护理方法1.2.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后24h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早期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或血肿,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1.2.2基础护理病房要保持整洁、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控制

3、在18-229,湿度控制在60%-70%。病房采用空气消毒器消毒2次❷d,lh❷次,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湿抹地面、病床等设施至少2次,严格控制探视人员。1.2.3体位护理手术当天应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不宜过多变换体位,以防气管套管脱出,或套管角度变换过大,压迫损伤气管内壁;病情允许时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及静脉回流;每两个小时翻身拍背一次,翻身时由两人合作,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1.2.4切口护理气管切开后,在颈前皮肤和套管之间覆盖无菌纱布,局部应保持清洁、干燥。换药时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切口周围,再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切口

4、周围及套管2次,消毒范围5-6cm开口纱布置套管下面。更换敷料应根据分泌物的多少及敷料的清洁程度决,一般1-3次❷日,污染的敷料应及时更换。注意观察切口分泌物的颜色,如分泌物呈草绿色或铜绿色,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以指导临床用药。1.2.5套管护理外套管的套管系带要打手术结,松紧要适宜,应以放入一指为宜,还应根据情况适时更换外套管;更换气管内套管时,应采用无菌技术,每六个小时更换一次,套管外口应覆盖双层盐水纱布,定时更换,使空气湿润,还应该防止灰尘吸入。1.2.6呼吸道护理①湿化气道:充分的湿化能使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患者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从而保证有效的呼吸道分泌

5、物引流,确保气道通畅[2]。湿化液一般为灭菌注射用水加沐舒坦,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湿化液以输液方式通过头皮针缓慢,持续,均匀地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o②吸痰护理: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对呼吸道造成伤害,因此吸痰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为避免吸痰引起的血氧浓度降低,引发呼吸困难,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1-2min再操作。使用圆头带侧孔吸痰管,以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吸痰管一次一更换。吸痰时机[3],—般在患者有大量痰液潴留上呼吸道,如患者呼吸音减弱,呼吸困难,有痰鸣音或呼吸哮鸣音,患者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降低,使

6、用的呼吸机出现髙压报警时才吸痰,这样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吸痰过程中注意患者安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一般成人吸引负压为150-200mmHg,小儿吸引压力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