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优势病种眩晕诊疗设计方案.doc

中医优势病种眩晕诊疗设计方案.doc

ID:28383997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中医优势病种眩晕诊疗设计方案.doc_第1页
中医优势病种眩晕诊疗设计方案.doc_第2页
中医优势病种眩晕诊疗设计方案.doc_第3页
中医优势病种眩晕诊疗设计方案.doc_第4页
中医优势病种眩晕诊疗设计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优势病种眩晕诊疗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郓城县中医医院中风病科眩晕病BNG07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G45.001)诊疗方案(2013年度)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引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我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制定本方案。一、诊断中医诊断:眩晕病BNG070西医诊断:梅尔埃病H81.00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G45.001(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2)可伴恶心呕吐、

2、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诊断要点:(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

3、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眩晕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Ⅰ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Ⅱ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Ⅲ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Ⅴ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轻度:0、Ⅰ级;中度:Ⅱ、Ⅲ级;重度:Ⅳ、Ⅴ级。(二)证候诊断1.肝阳上亢、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

4、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舌苔白腻或黄,脉弦滑。2.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证:头晕目涩,或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3.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4.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肝阳上亢、风痰上扰证治法:祛风化痰

5、,健脾和胃。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益母草、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2.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证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推荐方药:镇肝息风汤加减。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3.痰瘀阻窍证治法:活血化痰,通络开窍。推荐方药: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胆南星、半夏、枳实、茯苓、陈皮、石菖蒲、竹茹、麝香(冲服,或白芷代)、丹参、赤芍、桃仁、川芎、红花、牛膝、葱白、生姜、大枣。口服芪蛭消栓丸9gbid4.气血亏虚证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人

6、参(或党参)、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川芎、熟地黄、生白芍、肉桂、枸杞子、怀牛膝、炙甘草。(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可选用天麻素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三)针刺治疗体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双)、三阴交。耳穴:肾区、脑干、神门。辨证取穴:风痰上扰加丰隆、内关;阴虚阳亢加太溪、肝俞;肝火上炎加行间、太冲;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血海;肾精不足加太溪、关元;痰瘀阻窍加膈俞、脾俞。(四)其他疗法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2.可选用以下设备辅助治疗: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智能通络治疗

7、仪等。(五)护理1.静卧,预防跌伤。2.避免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

8、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二)评价方法主要从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