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动机情绪情感

心理学动机情绪情感

ID:28366444

大小:4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心理学动机情绪情感_第1页
心理学动机情绪情感_第2页
心理学动机情绪情感_第3页
心理学动机情绪情感_第4页
心理学动机情绪情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动机情绪情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内在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  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不同,这就是动机

2、的方向性在起作用。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愈强烈,行为随之强烈。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有时行为看似不在了,但只要动机仍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只是以别的形式存在。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内在的生理需求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2.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环境刺激是动

3、机产生的诱因。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有时,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  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随之减弱或消失。.---  动机种类:  一、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分  1.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

4、的动机。  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饥、渴、缺氧、母性、性欲、排泄、疼痛等,都是保证有机体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生理性动机。  人不仅是自然人,理是社会人,在人的许多生理性动机中都印不社会的烙印。如母性动机,一方面它是天生遗传的一种动机,另一方面也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已不是纯粹的本能机动了。  2.社会性动机:人类特有的,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渐社会化,接受其所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为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社会文化需要,就会产生各种社会性动机,如工作、交往、成就、成长动机等。 

5、 二、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  1.外在动机: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2.内在动机: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在动机是个体对某种事物的一种内在兴趣,不会轻易消失。  内在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奖赏却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这就是动机心理学中的:德西效应。  三、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  1.主导动机:人的行为复杂,其表现之一,便是某一行为可能是由多种动机所驱使的。推动行为的各种动机所起的作用是

6、各不相同的,有的表现强烈而稳定,起主导作用。在行为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  2.从属动机:行为动机中,有的动机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起的作用偏弱,称从属动机。  主导、从属动机在不同人身上或不同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动机对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社会性动

7、机: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它涉及个人的工作、交往、对成熟的追求等诸多方面。  一、交往动机: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赞赏。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1种观点认为,交往倾向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遗传的基本交往倾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观点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交往行为的学习有多种方式,条件反射和奖赏等都有可能加强交往倾向。  交往动机产生原因:人是社会的动物,交往是人类社会生存的一项重要活动。  1.合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人

8、的生存是离不开与其他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