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59927
大小:6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关注教到关注学JAVA互动程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福州实验小学杨承军发表在《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福建省基础教育科研论文集》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目前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应用的JAVA互动程序与互动课程在小学数学行程应用题中的应用,在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关键词:互动程序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一.引言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小学教学中已广泛地应用CAI教学软件辅助教学,但多以教师演示为主,交互很少,学生大多数在被动的接收,很少能够主动参与,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目前在发达
2、国家得到普遍应用的JAVA互动程序与互动课程的设计是以建构主义、尤其是维果茨基(Vygotsky)的支架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能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学习的问题,提供学习者更好的学习环境,包括逼真的问题情境,开放的讨论环境。.笔者曾在教学五年级“相遇应用题”时使用了JAVA互动程序,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二.理论基础(一)支架式教学理论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
3、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
4、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二)JAVA互动程序的特点进入以下网址http://standards.nctm.org/document/eexamples/chap5/5.2/index.htm#APPLET可以发现许多利用JAVA互动程序设计的互动课程。互动课程通过互动的多媒体活动程序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支架,使学
5、习者能够进行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投入到高级的思考和问题解决活动中去,这些活动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是达不到如此高度的。在互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正是运用了认知的支架来促进复杂的思考、设计、科学和数学原理及概念的学习。互动的活动程序与传统的课件不一样,它不是教师教的工具,而是学生学的工具。它主要通过交互的活动,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科学和数学的概念和关系上,使学生借助于可视化的模拟来探究概念和关系。因此,与单纯的“做中学”不一样,它强调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做中学”,最后使学生能达到理解科学和数学这一最重要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交互的活动程序在技术设计上十分精致,操作简单,使学生一旦
6、掌握了一个活动的操作,就会很容易地举一反三地掌握其它活动操作。三.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应用模拟理解距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互动程序案例。(观顾以下网站,http://standards.nctm.org/document/eexamples/chap5/5.2/index.htm#APPLET可脱机使用)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可以用来学习相遇问题,模拟两个小朋友的匀速运动轨迹的互动程序,学生可以控制小朋友的起始位置、速度、方向,观察运动轨迹,研究时间—速度—距离的关系。计算机模拟应用学生熟悉的背景,允许学生深层次地分析时间—速度—距离的关系,真正做到学生自主探索,
7、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图1模拟相向匀速运动的互动程序移动赛跑者可改变初手动按纽始位置自动按纽运动轨上下迹箭头控制赛跑速度(一)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是单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2、解决问题目标: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应用题。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创新精神。从以上教学目标来看学生存在着“最邻近发展区”,在这“最邻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