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59761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看甘肃经济结构调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看甘肃经济结构调整甘肃省统计局 2008-01-1509:13:03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甘肃经济社会步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6年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64:45.82:39.54,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276.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757元,超过1000美元。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肃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2006年甘肃省就业人员达到1401.36万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为63.23:14.79:21.98。但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
2、,甘肃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还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矛盾,一产的就业比例明显偏高。认真分析研究甘肃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对于优化甘肃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保持甘肃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甘肃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 (一)产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 1990年以来,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0年的26.38%下降到2006年的14.64%,下降11.7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0年的40.50%提高到2006年的45.82%,提高
3、5.32个百分点,1990-1999年,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2000-2003年低于第三产业比重,2003年以来再次处于领先位置,2006年高于第一产业31.18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6.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1990-2003年比重从33.12%提高到42.14%,随后有所下降,2006年为39.54%,总体上有所上升。图11990-2006年甘肃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二)就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 1990年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肃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4、由1990年的69.59%下降到2006年的63.23%,下降幅度近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0年的14.42%上升到1997年最高的20.16%,随后缓慢下降到2006年的14.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5.99%上升到2006年的21.98%,提高近6个百分点,并且从1999年开始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从总体上看,甘肃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就业结构演变相对滞后于经济结构演变,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甘肃省产业结构和就业
5、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图21990-2006年甘肃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趋势 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互关系分析 (一)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1、相关度分析。将某次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Yi,相应的产业结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Xi,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两个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 (1)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中度的相关关系。通过SPSS对第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为0.76,二者呈中度相关关系。 回归方程:Y1=41.86+0.98X1 从回归方程可知,第一产业GDP结构比重每提高1%,可
6、使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比重提高0.98个百分点,对就业变动有比较强的影响力;但从回归方程的截距项41.86来看,甘肃省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是很低的,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同时也说明第一产业存在较多的富裕劳动力,吸纳就业人员的空间十分狭窄。 (2)第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低度的相关关系。通过分析得到相关系数为0.33,说明第二产业GDP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第二产业就业空间趋于饱和。 (3)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为0.83,呈高度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3=-3.5+0.61X3 从回归方程可知,第三产业GDP结构比重每提高1%,可使第三产业就
7、业结构比重提高0.61个百分点,对就业变动有较强的影响力;回归方程截距项为-3.5,说明甘肃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相对高一些,对劳动力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甘肃省应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就业的主要突破口。 2、就业弹性分析。一般认为,就业弹性是指就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 就业弹性=就业人员增长率/GDP增长率 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为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无拉动作用;就业弹性为正时,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拉动效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