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案

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案

ID:28353131

大小:358.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09

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案_第1页
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案_第2页
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案_第3页
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案_第4页
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课题《教育政策法规》第一章导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政策法规方面基本知识,2、掌握教育政策法规应知、应会的主要内容3、提高教育法律意识,强化依法治教、依法管理思想观念教学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课时安排八课时(一、二周)①依法治教的主体依法治教的含义②依法治教的范围③依法治教的依据①具有充倍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②具有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依法治教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③具有高素质的教育执法队伍概述④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⑤具有健全的有关教育的民主与监督制度①依法治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2、、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②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必要性③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④依法执教时培养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了解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和推进依法治教的具体措施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教育法律意识,强化依法治教、依法管理思想观念教学难点1、“依法治教”与“以法治教、以罚代教”的区别2、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的关系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提要法。全体学生参与整理和撰写《教育政

3、策法规》章节提要的自主学习形式教学资源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理论知识考试指导用书《教育政策法规》西北大学出版社作业课后习题:一题(依法治教必要性)二题(依法治教基本原则)案例讨论1、2、3、4案例-页脚---教学进程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续页)教育政策法规第一章导论(教案)第一节依法治教概述政zhèng基本字义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

4、生活中的事务:家~。字义〈动〉(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本义:纠之使正。“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策:1、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鞭打:策马。鞭策。3、激励,促进:策动。策勉。4、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5、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6、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策(cè),在中国古代科举中,策指的是“策问”、“对策”。它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就成为出题与应试的两个部分,“策问”一般是以“皇帝的

5、口吻”发问的,其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而士子们在应试的过程中便针对“策问”的内容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谓的“对策”。说的通俗一点,“策”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时事论文。 7、杖:策杖。 8、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通常指计谋、计策、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政策: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

6、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政策具有以下特点:①阶级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点。在阶级社会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从来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②正误性。任何阶级及其主体的政策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③时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条件下,推行的现实政策。④-页脚---表述性。就表现形态而言,政策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外化为符号表达的观念和信息。它

7、由有权机关用语言和文字等表达手段进行表述。作为国家的政策,一般分为对内与对外两大部分。对内政策包括财政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军事政策、劳动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对外政策即外交政策。法规法fǎ古写作“灋”(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的表面;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又有记载云“法”是一种与鹿和牛类似的神兽,在古代人们将它作为断案的工具,每当办案时出现多个嫌疑人的时候,人们通常把它放出来,它如

8、果用犄角顶谁,谁就是罪犯。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东汉·许慎《说文》灋由三部分组成:氵、廌、去。氵,平坦之如水,一说喻示法象水一样平,是为公平、公正;一说将人犯置于水面凛去。廌(音zhi),神兽。《说文解字》说:“解廌,兽也。似山羊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象形从豸者。凡廌之属,皆从廌。”《后汉书?舆服志》说:“獬豸神羊,能别曲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