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教材】诏安侨胞与台港澳同胞

【选修教材】诏安侨胞与台港澳同胞

ID:28347051

大小:16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09

【选修教材】诏安侨胞与台港澳同胞_第1页
【选修教材】诏安侨胞与台港澳同胞_第2页
【选修教材】诏安侨胞与台港澳同胞_第3页
【选修教材】诏安侨胞与台港澳同胞_第4页
【选修教材】诏安侨胞与台港澳同胞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教材】诏安侨胞与台港澳同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修教材】诏安侨胞与台港澳同胞  历史组王正宝诏安地处东南沿海,有着交通海外的便利条件。先民出国,可溯至唐末,而到台湾垦拓,则起于元初,之后数百年,县人飘洋过海往异国他乡谋生,“历禁而不能止”。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开放华工出国,西方殖民者在厦门、汕头设立“卖人行”,更有大批贫苦县民应募到东南亚及美洲当“契约华工”。其时,开始有人移居香港。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移民中断,相反,却有众多惨遭战火洗劫的东南亚华侨辗转回乡避难。战后,华侨多返回侨居国,同时,县人也有不少到台、港、澳求职。  新中国成立后,出境定居人数大为减

2、少。诏安设立侨台事务机构,人民政府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维护“三胞”合法权益的政策,并妥善安置归国难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少归侨和“三胞”眷属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落实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好接待联谊工作,为“三胞”创造适宜的投资环境,回家乡省亲谒祖、观光投资、赞助公益事业的“三胞”络绎不绝。1996年,全县“三胞”约102.2万人(其中台湾同胞75万人、香港澳门同胞0.4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县内归侨、台籍同胞和“三胞”眷属21.8万人。梅岭镇、秀篆镇分别为主要的侨乡和台

3、胞祖籍地,建设农场、梅洲侨场分别为印尼、越南归侨集中安置地。1978~1996年,全县共接待“三胞”25万人次。第一章 侨 胞第一节 出 国  唐僖宗年间(874~888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当时黄巢义军至漳泉一带,诏地有人加入。义军失败后,一部分诏籍将士前往苏门答腊(印尼)、安南(越南)、石叻(新加坡)一带。宋代,随着梅岭港海运业的发展,海商有的长期“住番”于蓝里(苏门答腊属地)等商埠,亦有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乘货船往南洋谋生。宋末元初(约1275~1282年),南诏张达和陈植、陈格兄弟率兵勤王,护卫幼帝赵昞流

4、徙于崖山,寡不敌众,终为元兵所破,其残部有的远遁南洋。陈吊眼领导的畲汉抗元义军,亦兵败南诏境内白叶峒附近。元军进据南诏后,对诏地民众大肆血腥镇压,抗元将士的乡亲、宗族受害更甚。在此境况下,不少人逃亡安南境内的占城、交趾或流徙他国。以后,元世祖忽必烈数次在东南沿海招募兵勇,远征爪哇、安南、缅甸、暹罗等东南亚国家。邑人被召充当水手者不在少数,到南洋后有的便借机逃匿他乡,成为侨民。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为防拒倭寇,朝廷严令“海禁”,梅岭港一带望海为田的生民,生活来源断绝,有人只好铤而走险出走南洋。隆庆元年

5、(1567年),海禁解除,诏人取海道出国的逐渐增加,其时“贩吕宋者,或拆阅破产及犯压冬禁不得归,流寓土夷,筑庐舍,操佣贾杂作为生活,或娶妇长子孙者有之”。  清初,诏安参加郑成功部队和天地会的人,有的随军到台湾,也有不少人走出国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实行“海禁”,进而颁下“迁界令”,逼迫界内居民一律迁入内地,“诏自悬钟以至五都铜山皆虚为地”,县民流离失所,一些人便设法外逃。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海禁方除,海外贸易恢复生机,庶民过洋谋生听便。以后,出于政治的需要,时禁时开,诏安民间出国亦时伏时起。

6、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到中国招募廉价劳动力,“船租免出钱,契约抵八年”,陷于困境的民众将卖身当契约华工视为一条生路,这在介于开放商埠厦门、汕头之间的诏安尤为突出,清代出洋人数远远超过元明的总和。深桥镇溪南村的陈永源,就是于同治六年(1867年)卖身给人贩子,被贩运到古巴采矿,8年期满后与当地一土籍女子结婚,光绪十八年(1892年)举家回国定居,而其子女后又陆续出洋到古巴、泰国谋生,在那里蕃衍生息。  自民国元年(1912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诏安连年兵灾匪患,治安混乱,经济凋敝,群众只得

7、谋求出洋另找生计,从而形成出国的高潮。这一时期,县民过洋的近4万人。其中,有破产的农民,也有逃债的商人和失业的工人及知识分子,以男性青壮年居多。  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寇南侵,太平洋战争爆发,南洋群岛先后沦陷,福建沿海海上交通受阻,不再有移民出国,相反却有不少惨遭战火洗劫的东南亚华侨从陆路辗转回乡避难。抗战胜利后,大批归侨返回原侨居国。由于战争伤痕深重,大多数侨胞沥血流汗积累起来的产业被洗劫一空,家乡亲人是“等信者多,出去者少”。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到处抓丁、派捐,人民生活困苦,而东南亚国家正值经济重建,需要劳

8、力,诏安又有人陆续过洋,截至1949年,全县在国外人数逾5万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南亚各国相继采取限制华人移民入境的政策,而随着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只有少数人为继承产业申请出国,以后一些东南亚国家出现排华事件,出国定居的人更少。“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怕受“海外关系”牵连,少有人敢申请出国探亲或定居。1949~1979年,全县出国人数5人,其中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