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一中校本教材

诏安一中校本教材

ID:27483572

大小:360.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2-04

诏安一中校本教材_第1页
诏安一中校本教材_第2页
诏安一中校本教材_第3页
诏安一中校本教材_第4页
诏安一中校本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诏安一中校本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诏安一中校本教材诏安文物与名胜前言  诏安境内有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遗址,唐宋元明清又出现众多的石刻、木刻、府第祠堂、寺庙宫观、书院、楼堡、牌坊及名人墓葬,还有辛亥革命后大量的革命文物史迹及纪念建筑。1949年以前,文物受不同程度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文物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县政府先后公布5批共5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7座明代石牌坊报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使许多濒临毁坏的古建筑物得到维修和保护。馆藏出土文物中宋代瓷器有属省内罕见珍品,还有大量的文物待抢救。  诏安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山海名胜,相得益彰,是资源丰富的旅游胜地。-51-第一章 遗 址第一节 

2、文化遗址  1990年在霞葛天桥村石桥山坡上发现零星古石器,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石片等,经中国科学院考古专家鉴定,这些古石器约有8000~14000年历史。  1985年在梅岭腊洲村腊洲山南、北坡发现大量石器、石料和绳纹、印纹陶片。断崖贝壳层中有印纹陶、陶纺轮、蚌器、石钵、石镞、砺石块和唐、宋时期的瓷罐。文化层厚0.2~0.3米,堆积整个东部山顶,覆盖面1000平方米。遗物分布范围2.5万平方米。经省考古队和厦门大学人类学专家以碳14测定,属7000年前的新石器贝丘遗址。  霞葛镇石桥村老虎首山顶发现3处印纹陶片堆及一些散乱的印纹陶片。覆盖面6750平方米。印纹包括篮纹、方

3、格纹。有完整的印纹陶罐和已风化的石锛各1件。  官陂镇梅子林村梅子林山有5个山头相对独立,都有遗物分布,发现的遗物有钱纹陶片、泥质、软质陶片和石器、纺轮、砺石等。  官陂镇彩霞村6个马蹄形山包,遗物有陶片、石器和瓷器,覆盖山头数万平方米。  霞葛镇华河村弯门山顶及周围发现印纹陶片(篮纹、方格纹)和陶纺轮,分布范围2000平方米,在该山的东、南、西坡发现宋代的陶罐片、瓷碗,分布范围约900平方米。  官陂镇凤狮村汤头自然村,西为溪流,东、南都是大山,发现有零星的砺石、陶片和石器。  官陂镇新坎村溪口自然村溪流中的1块孤石上有二组蛇产卵图像(岩画),范围为1.5×1.4米。第二节

4、 民居遗址-51-  西潭乡塘东村后壁山东部临赤水溪边断层的缓坡上,发现散布大量瓷片、瓦片和三合土墙,地层暴露厚度约2米。  西潭乡麻园村西北山的山坡断面地层发现筒瓦、瓦当瓷片,地层厚度2.5米。地面也散布大量同类遗物,还发现1支石柱础。范围约1万平方米。  桥东镇村西村介里自然村附近,地势平坦,地表耕土遍布陶片,有红色、紫红色,也有夹沙陶。器形有板瓦、筒瓦及陶罐。断面上堆积层厚约0.8~1.10米。范围400~600平方米。  西潭乡上陈村与岑头村之间的缓坡,有大量瓷片、瓦片、瓦当,断层中可见厚达1.5米的堆积层。第三节 宋代窑址  肥窑 在深桥镇双港村肥窑自然村东南山坡上

5、。方言读瓷为“肥”,肥窑即瓷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窑基暴露。作坊区有砖窑基、窑具。西坡有大量瓷片(器形为壶、罐、碗、盘)的堆积层。瓷器碎片散布在山的周围。  侯山窑 在深桥镇赤水溪村西南的侯山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作坊区有三合土墙基、瓦片。地层有大量瓦片、瓷片和支具。窑基暴露,地面散布窑砖。瓷片以罐、壶、盆为主。第四节 城堡遗址一、古城遗址-51-  县城 在南诏镇。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右丞罗良命屯官陈君用砌筑石城,周围约1981米,高3.7米,东面临溪,西、南、北三面依山凿成干濠。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南诏守御千户所设在这里,开始拓建城西部分,砌以石块,周围

6、扩大到4230米,墙高增到5米。嘉靖九年(1530年)从漳浦析出置诏安县时,即作为县城。嘉靖二十年(1541年)知县何春、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县李尚理两次重修。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知县龚有成增高城墙0.93米,设垛子962个,筑东、西、南门的月城敌台5座,虚台1座,窝铺8座;清浚城壕,深、广各6.2米,使城壕周围与海水潮汐相通。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县梁士楚加筑外城,周围约3732米;又筑西关城933多米,使城的内外壮固。崇祯八年(1635年)知县王政岐再次清浚城壕,使壕沟复通潮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兵燹毁坏城墙。次年,知县欧阳明宪新建城墙约21

7、86米,垛子366个,高8.6米,设炮台4座,窝铺8座。康熙六十年(1721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均重修。民国27年(1938年),因抗日战争拆掉全部城墙。1949年以后,墙基旧址经多年整理,筑成环城路。东、南关的城壕屡经修葺,1996年为排污暗沟。  悬钟城 在梅岭镇诏安湾西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皇帝诏命建置,为千户所城。周围约1711米,砌以条石,城墙面广3.11米,高6.22米。有女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