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ID:28336662

大小:6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陈振明(广东省中山市阜沙医院528434)【摘要】分娩疼痛K: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产妇分娩正常的过程,是产科医生面临的艰巨任务,如何更好的消除或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木文通过分析分娩时疼痛的原因及各种镇痛方法,以便为临床研究提供有利参考,选择适当的镇痛方式。【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阻滞椎管内阻滞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043-02分娩疼痛不是病理性的,虽然会导致许多产妇在分娩时剧痛,但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正常的疼痛而被忽视。产痛往往导致产妇恐惧、焦虑,进食减少,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讼。所以减

2、轻和消除产痛是产科长期以来的重要任务。随着现代麻醉学和产科学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娩镇痛已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受到产科医师和麻醉师的重视。1分娩疼痛的原因子宫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第一产程时子宫肌纤维缺血、宫颈管的进行性缩短、宫U进行性扩张以及子宫初带、腹膜受到牵拉等造成内脏痛;第二产程,是由于阴道、会阴扩张引起的,疼痛冲动经阴部神经传入S2、3、4脊髓节段,并上传至大脑,构成典型的躯体痛。第三产程时由于胎盘娩出、宫颈扩张、子宫收缩所致,这时疼痛已明显减轻。2分娩镇痛的方法经过长期对产科镇痛方法的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实践,分娩的镇痛效果不断的提高,但是至今仍然没有一种绝对安

3、全、有效、简单并且能够在临床普及的分娩镇痛方法和药物。目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有四种:(1)精神预防镇痛法。(2)针刺镇痛法。(3)药物镇痛法。(4)麻醉镇痛法。硬膜外阻滞在止痛的时间和产妇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其他方法,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3椎管内阻滞的应用3.1硬膜外阻滞S前公认以腰段硬膜外镇痛为最奋效的副作用较少的一种可使产妇保持一定的活动能力,主动参与分娩的全过程的方式,而且对胎盘功能不全的胎儿也有益处[1】。依据神经解剖,主张在腰2、3进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cm,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不阻断宫体运动神经[2]。3.2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PCEA是一

4、种安全冇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对宫缩和子宫血流无影响,并ii不会使分娩的过程延长、停滞或导致产后出血。对产程、剖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明显的影响,其最大的优点是产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最人限度地调控药物,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分娩镇痛技术[3】。3.3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注意事项1)注意施行椎管内阻滞的幵始吋间,以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为宜。2)阻滞平面应该低于T10。3)如果遇到宫缩者应该及吋使用催产素。4)积极处理分娩镇痛产生的并发症。4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由于分娩本身是一个复杂、有诸多干预因素的特殊生理过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B前

5、椎管内镇痛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最大的争议主要在于该法是否会延长产程、增加剖宫产率、影响新生儿评分等。近来冇很多研究证明消除了对这些方面的顾虑[4-5]。胡祖荣[6】等的研究表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评分无明显影响。赵建立[7]等的研究表明低浓度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基本没有影响,所以不会影响宫缩。并且不会出现产妇运动神经被阻滞现象。Wong等[8]在对728位初产妇的临床试验中表明不会引起剖宫产率及阴道器械助产率和胎心监测等方面的差异。无痛分娩使其解除了分娩必痛的观念,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剖宫产,从这一观点上说,无痛分娩可能降低了剖宫产率[9】。邢玉英等[1

6、0]研宄报告了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分娩镇痛法:在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3.75mg,然后加5%葡萄糖液至2.5ml,在1小吋后经硬膜外给予0.175%罗脈卡因让产妇自控维持,速率调至6ml/h,锁定吋间为15min单次追加量为2ml:这样能够使产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而且对宫缩和产妇屏气用力吋的影响最小,对母婴的安全影响也最小。5结论理想的分娩镇痛技术应该是能够显著减轻产妇分娩吋的疼痛;而且方法要简单给药方式要方便、药效起效快;药物镇痛的吋间可以满足整个产程的需要;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正常的宫缩和产妇的活动;能够使产妇保持清醒参与分娩的全过程;必要的吋候还可以满足产妇剖宫产或

7、器械助产的需要。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分娩性镇痛在临床中的应用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只奋在病例的选择、合适的给药吋间、合适的药量及浓度、准确的用药、缩宫素的剂量应用合理,才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这就需要医师和麻醉师在长期的临床经验中多总结学此种方法还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参考文献[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叫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04-2616.[2】安德富.实用临床麻醉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525.[3】张琴.自控持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