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杨明的“标准化”创作

谈杨明的“标准化”创作

ID:28329135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谈杨明的“标准化”创作_第1页
谈杨明的“标准化”创作_第2页
谈杨明的“标准化”创作_第3页
谈杨明的“标准化”创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杨明的“标准化”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杨明的“标准化”创作杨明江苏省如东人,1999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苏州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教师。北京奥运的脚步渐近,艺术家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迎接这一伟大盛典。这又是一个新的艺术繁荣期,各种艺术方式、众多的艺术作品开始诞牛。杨明在这一创作大环境中寻找了一种艺术创作的“共同规律”,并以规律“推算”岀一批必然的作品。这些是雕塑,也是装置;是讽刺,抑或自嘲一一一切留与观众玩味。中国当代艺术,包括雕塑,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现当代

2、艺术猛烈冲击下的大胆自我实验后,变得逐渐理性起来。相当一部分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在经历了这么多探索后总结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所需遵循的原则,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民族性。也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代艺术家们普遍认可了这一创作“真理”。这个理论的主要根据是:中国学院的当代艺术家鲜有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师者,如果一味盲从西方现代艺术,则始终步他人后尘,而难成就自己。相反,西方人更欣赏中国的传统艺术,就是因为这才能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才有自身的精神内涵。二,时代性,或EI当代性。世界在发展,艺术也不能停步不前,还要增添时代的元素。

3、当代艺术作品的时代元素涉及到当代各种类别的具有代表性的事和物,如电子信息符号、高楼大厦等等。三,风格文脉。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和风格往往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所承袭,且师承的脉络清晰。如此创作可使作詁显著地增强艺术涵养、增加学术价值,并易于获得专业认可。如今各大美院的风格区别虽说已不如过去明确,但还是能找到不少的。四,个性。当代艺术家不停地努力寻求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如此复杂的艺术世界中占据一块专属于自己的创作领地作为工作重心。对于某些艺术家来说,“占据一块领地”这是对该领域进行更深的研究,从而将作品系统化。但对于另一部分艺术

4、家来说,这是对作品的直接的系列化和量化。这个“量”不是循序渐进的研究成果,而是预设的营造大舞台气氛的布景,从而增加获得更多目光的机率,迅速地达到彰显个性的目的。五,共性。这里的共性不是指同一文脉内的共性,而是整个艺术界和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代艺术家并非一味标新立异、弘扬个性就可以获得大众的认可,过于新奇的作品容易脱离主流并难以获得学术支持。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底的“中庸”思想的潜在影响,处于先锋艺术之后却又领先于大众美术的作品一直主导着主流艺术界。现今相当多艺术作品在按以上五条原则设计。很多作品只是简单地结合了其中两

5、三点原则,便创作出一件作詁。比如结合了第一、二点,将一件雕塑半面饰以青铜饕餐纹样,半面饰以代表电子科技的0101符号,这便成为了所谓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作品。既然艺术创作有这些“潜标准”,那么所有五条“标准”都具备,且严格遵循的设计(标准之下的创作应称之为设计)作品应是如何?杨明做了这个尝试。对于民族性,中国民族语言丰富,许多艺术家都已各自找到相应的民族语言加以运用。而在人物造型方面,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形象当被首推。这被号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近几年诸多电影大片还以此作为历史背景,可见兵马俑的形象符号最能

6、代表中国人形象。杨明的作品主耍运用兵俑的形象,这是无需商榷的结果。在体现时代特征方面,新兵俑系列对传统的兵马俑的形象做了当今艺术界流行的嬉皮式处理。原先陪葬的兵俑表情苦涩,不再适合新时代的发展,今天的人民应当笑容可掬,并体态稍胖。在当下的时代元素屮,最受人们关注的事件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于是运动也成为一种时尚。新兵俑系列的第一组作品就是紧扣了这个主题,并取名为《让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在文脉上,作者对此做了多重处理。雕塑人物的动作沿袭了一种渊源,如《我掷》沿用了古希腊雕塑《海神》的经典动作。雕塑的塑造语言充分体现了中国学院

7、造型原则,偏向鲁美系统一些名师的风格。这种风格也是今日后学者竞相模仿的时尚语言。在个性和系列化方面,作者认为,秦兵马俑本身就是一个成功范例。如果单独看每件作品,兵马俑很难与西方古典雕塑或中国佛教的某些精美造像相比拟。正因为他们系列化,且大批量的系列化后,他震撼人心的意义才凸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当代雕塑创作选择兵俑这个民族性题材,应当大量系列化(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更好地体现主题。这有些类似于今日某些电影论大片必场面宏大的原理。在共性上,十几年前,方力钧等人的绘画以类似风格走在中国当代艺术最前沿;几年前,陈文令等人的雕塑

8、以类似风格引领了中国当代雕塑风潮。当下泛波普雕塑已渐渐称不上先锋艺术了,其市场却如日中天。这最恰到好处的时机,杨明认为,在此时,必须用此种风格创作如此作品,且它必须符合以上种种条件,别无选择。标准化创作的实验,创造出时代下必然的作品。它既高雅又庸俗,它既激情又平淡,它既有趣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