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26650
大小:4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9
《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内涵及其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课题“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机结合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向琳课题负责人:李岩富主要研究人:曾浩付金凤蔡晓春彭四新王云平杨世飞张晓玲曾立红胡文锋向光京等2010年10月20日.---在德育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永顺一中德育课题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日益与国际水平拉近距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过着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他们就是完全健康的青少年吗?不!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的健康概念也在发展。联合国世
2、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所要求拥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结合。人的发展是以相应的心理发展为前提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心灵的塑造必须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必须把健
3、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为重要目标和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一、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德育概念,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心育(心理素质教育之简称)是一个新概念。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提出教育转轨的同时,提出了心育的概念,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
4、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心育是指施教者对受教育者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因素的培养与帮助。.---《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并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列为德育目标之一,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从而使中学生的品德结构更为完整。在中学德育中,政治教育解决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培养学
5、生的是政治品质;思想教育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培养的是思想品质;道德教育是解决道德修养问题,培养的是道德品质;而心理教育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的是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又是德育的保证。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人们的个体行为来体现,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是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中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品德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剧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是塑造健
6、康心灵的最佳阶段。如果放松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不仅可能使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演变为心理疾病,也会使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付之东流。无数事实说明,我们把心理教育引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中去,把养成教育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可见,中学德育的整体成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中学生完整的品德结构应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中学德育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自己重要的组成部分。
7、所谓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指人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综合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使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在心理品质上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8、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协作。而德育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人们普遍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这虽然体现出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看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一致性,但同时也会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