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技术讲义

当代科学技术讲义

ID:28322645

大小:5.2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2-09

当代科学技术讲义_第1页
当代科学技术讲义_第2页
当代科学技术讲义_第3页
当代科学技术讲义_第4页
当代科学技术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科学技术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科学技术》讲义2013年9月-..当代科学技术第一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内容:科学和技术的内涵、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节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一、科学及科学的作用Science,来源于中世纪拉丁文Scientia,是“知识”、“才能”的意思。综合19世纪以来中外关于科学的各种定义,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的内涵: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三层意思:1.科学是人对客观知识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

2、知识体系3.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二、技术及技术的作用1.技术概念与科学的概念一样,技术概念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古代,技术乃是技巧、技艺、技能的总称。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技术活动的领域扩大了,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技术中科学知识的因素增加了,科学成了技术的先导;技术活动中的物质手段,不仅指工具和设备,即硬件,而且还包括引导、协调和规范工具和设备相互作用方式、活动程序和过程的软件。概括当代技

3、术的整体面貌,我们把技术定义为:技术是指人类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物质手段以达到利用、控制和影响自然和社会的系统,它是人们的知识能力同物质手段的结合。现代技术的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2.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形态不同──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目的不同──科学活动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发现、揭示客观规律,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目的则是改造世界,是要利用客

4、观规律,使人们适应和影响自然界,主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方式和效应不同──科学活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自由探索,而技术活动一般都有明确的实用目标。科学需要经过技术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故它的使用价值往往是不确定的、长远的;而技术与生产的关系极为密切,技术是直接是生产力,故它可以达到直接的、确定的经济效果。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表现在:现代科学与技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科学引导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模式。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三、

5、科学研究与开发及其重要意义1.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研究(research)──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工作。知识的整理、积累与创造知识是不可分割的。2.科学研究的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3.开发研究新解建立大科学研究的概念。四、科学研究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科学研究已是一项事业,广泛渗透到社会与经济的各个方面,如何使之协调发展和发挥作用一直是国家、政府能不能取得成就与进步的关键。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第二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历史过程古代

6、科学技术发祥在人类四大文明古国。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则产生在西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进展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微观物理学、电子学、固体物理学、系统科学的发展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一、古代科学技术形成生产力的源流1.劳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思考。远古时代:~公元前4000年。2.人类“第一发明”:弓箭。新石器时代:公元前4000~前3000年。3.第一次技术革命:钻木取火,熟食、制陶。4.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畜牧时代─农业时代。农业时代持续的时间,~1750(阿·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7、》)。5.生产力发达的先驱──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中国。6.奴隶社会生产文明的代表──古希腊:当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7.世界首次生产力高潮──中国的辉煌时代: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中国科学文化源于汉朝,盛于唐宋。二、世界第二次生产力高潮的前奏──文艺复兴运动元末、明、清期间,中国封建社会陷于思想僵化、闭关锁国的状态,迷信盛行,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不前,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西移,第一次:中国→意大利,时间:13-16世纪。1.四大发明对欧洲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2.文艺复兴运动──巨人的

8、时代3.“科学实验时代”的代表人物──哥白尼、维萨留斯、伽利略1.科学方法论的伟大启蒙作用──培根和迪卡儿的方法论三、世界第二次生产力高潮──产业革命17世纪到1830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第二次转移)。这期间欧洲大陆处于动乱,英国利用这一时机赶超大陆,成为世界新的科学技术中心。1.生产力大发展的背景利用国际环境,思想启蒙,科学探索。2.技术革命的先驱在瓦特之前,不少入开展了各种技术革新,包括工具机,如珍尼纺织机,效率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