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用,让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其积极地一面。14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4]。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就间接否定了之前通过破坏自然环境而达到的发展经济的做法。科学技术是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实现自己目的性的工具。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功能。自然观与科技观是一致的,存在双向作用。一方面,人类把自然界看做什么性质的对象,就会对科学技术提出什
2、么样的任务,决定科学技术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应用于生产的程度,也决定了自然观的水平。当代科学技术不能仅仅研究自然界能为人类创造什么,人类该怎样更好地利用自然界;还应当去认真探索我们人类能够为自然界做些什么,自然界需要我们人类怎么做。只要我们突出了对自然的保护,就会使科学技术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们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也会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四、反思通过当代科学技术的利用的分析,我们得出要辩证的看待科学技术的两面⑩6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好科学技术的积极的一面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同时避开科学技术的弊端
3、做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9]。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它反映了:第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提出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为后代人考虑,这可以看出当前与长远是
4、紧密联系的;同时可持续发展强调谋求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得注意到保护环境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⑩14摘自互联网《生态哲学视野中人的存在的双重性及统一》。联系。第二,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像以前一样为了发展经济不计代价,我们不改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但也要在不对人类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第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第二位的,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在科学
5、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有利就是有利,有害就是有害,不能再为了发展经济继续做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忘保护环境,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意识应该在实践中培养。第四,事物是量变和质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量变引起质变,所以我们得坚持适度选择。可持续发展强调处理好当代和未来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这样才能更加完美的发展科学技术。.第五,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科
6、学技术的发展必然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4综上,我们要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根据正确的价值导向来确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科学发展的一个合适的度,找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环境生态保护的一个平衡点,这样才可以使科学技术在未来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1]王吉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逻辑[J].三联竞争力,2010,(8):88-89[2]高珮义.产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区别和联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15
7、-17[3]蒋建利,姚西英.对生物医学研究生开设生物医学实验安全课程的必要性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1):69-71[4]杨焕章.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纪念《矛盾论》70周年[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4):34-40[5]王瑞.浅论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J].榆林学院学报,2008,(3):8-10[6]王凤霞.运用新课程标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J].科教导刊,2013,(23):18-19[7]王文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何以可能——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然观的当代启
8、示[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0,(8):76-77[8]郝潞霞.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05,(2):9-1314[9]郑笑冬,陈安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