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12025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朱榕徐晶梁亚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辽宁大连160230【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胃癌术后发牛.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65例胃瘫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饮食指导、药物治疗等是术后胃瘫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结论: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促进胃癌术后PGS患者康复。【关键词】胃瘫综合征;护理【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29501胃瘫综合征是指因各种腹部手术改变了正常祌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
2、的调控,术后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为主要临床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1]。在胃切除术后较常见,是一种可逆的功能性病变,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及心理上的折磨,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24%[3]。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们对65例胃癌术后PGS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只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以丰宮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案,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38〜81岁;采用手术方式为毕I式吻合29例,毕II式吻合12例
3、,Rouxeny吻合24例。患者于术后4〜9天发生胃瘫综合征。木组患者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无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史,符合国内胃瘫的诊断标准[4]。12临床表现:患者停止胃肠减压及进流质或半流质后出现恶心、频繁呕吐及上腹饱胀感,呕吐后症状缓解,体检发现患者上腹部饱满,胃振水音阳性,行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检査显示胃内冇大量潴留液,胃无蠕动波和排空缓慢征象。13治疗方法:本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高渗温盐水洗胃、肠内外营养支持,中医针灸理疗及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同吋给予心理护理等。2结果本组3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10d〜37d均恢复胃功能;术后2周~3
4、周恢复胃动力39例,3周〜4周恢复胃动力17例,4周〜5周恢复胃动力9例;住院14〜37d,均未发生营养失调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3讨论护理干预措施在PGS的治疗中起着极苏重要的作用。311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是通过精神因素影响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其与胃瘫的发生和恢复冇着密切的关系[5]。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激活的交感神经纤维不仅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抑制胃动力,还可释放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A和B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导致胃排空延迟[6]。强化病人对PGS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人们一旦了解了增进健康的意义,就会付诸行动[7]。因此
5、,指导病人保持正确轻松的心态对胃瘫的恢复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部分。312呕吐护理干预:每当病人进食后未发生呕吐时,马上给予鼓励,强化其行为模式,为病人臝取避免下一次进食后呕吐的信心[8]。在病人呕吐时给予相应的方式照顾病人,如扶病人坐起或使卧床病人头偏向一侧;用双手或腹带保护伤口,以减轻腹部张力;及吋用容器接纳呕吐物和用清水漱口,清理污染的床单位;询问病人的感觉同时安慰病人,密切观察病人面色、脉搏的变化等,使病人心理和生理上得到舒适,减轻病人的痛苦。对于呕吐不止病人可采取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313胃肠减压护理干预:持续胃肠减压是胃瘫发生后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6、由于胃癌术后残胃不能及吋排出胃内容物,发生潴留导致残胃扩张,及吋禁食、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胃管应妥善固定,保证患者活动。液量过多易引起胃扩张,过少又达不到预期效果。洗胃液的温度以35°C为宜,过高可致胃黏膜充血,过低易引起胃痉挛。[9]胃肠减压护理胃管引流液逐渐减少,经造影检查残胃蠕动功能良好,功能恢复,此吋可进食少量流质,观察3d无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可拔除胃管,避免反复插管加重患者负枳[10]。314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护理干预应用胃肠动力药物的基础上,腹部按摩:病人取平卧位,操作者将两手掌心摩擦至热,然后双手重叠放于病人右
7、下腹部,顺吋针方向围绕腹部旋转按摩,使腹部放松,促进胃肠蠕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患者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以及对其予以正确的饮食指导,并给予患者全面合理的营养支持,积极配合奋效的药物治疗,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陈涛.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19(6)340341[2]闫保功.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35.[3]lshiguchiT,TadaH,NakagawaK,etal.Hyperglycemi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