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

ID:28308810

大小:70.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_第1页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_第2页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_第3页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与预防瞿芳(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76—01【摘要】总结2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从饮食、运动、局部皮肤、创面、心理以及家庭健康教育等方面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有效地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糖尿病足病(DF)是糖尿病(DM)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在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祌经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合并足部的溃疡和感染。是糖尿病最常见的

2、严重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之一[1]。属于中医中的“血痹”、“脱疽”范畴,《医宗金鉴》“未发疽之先,烦渴发热,颇类消渴,H久始发此患。”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群体也在逐渐扩大,据统计,25%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足,其中35%〜50%最终需截肢[2]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祖国中医理论认为该病主要为禀赋不足,饮食情志失调,劳逸过度所致,近年来,我科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和护理糖尿病足2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简述如下。1.一般资料木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49.2岁,糖尿病病程1

3、〜22年,临床表现为下肢感觉减退、麻木、发凉、疼痛;经积极治疗和护理,足溃疡表浅者22例全部愈合,深度溃疡治愈2例,好转1例,1例自动出院,无截肢致残病例。1.1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草案)标准。2糖尿病足的病因和分级2.1糖尿病足的致病原因为了加强护理工作,了解糖尿病足的致病原因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的工作。糖尿病患者截肢是由于足部细菌感染所致。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下导致全身及局部组织防御机能减退,而极易发生感染;抗生素的长期使用

4、造成二重真菌感染;创伤、摩擦、挤压等均可引起局部皮肤损伤,继发感染足癣、甲癖、跖疣、胼胝、鸡眼、水泡等足部疾患引起感染。这些感染多始于轻微的表皮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为细菌感染提供了冇利环境,一旦发生感染,久治不愈,难以控制吋,只有施行截肢手术,严重吋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将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造成不良后果。2.2糖尿病足的分级参照WagnerK分级标准[3]。0级,指有发生溃疡的高度危险足,如周围神经,植物神经,血管病变,以往有足溃疡病史,足畸形,下肢水肿等;1级:足表面溃疡,无感染

5、,常为神经性溃疡;2级: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3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冇深部脓肿和骨髓炎;4级:足局部或特殊部位坏疽,足缺血性特征,常合并神经病变;5级:坏疽影响到整个足。3护理3.1糖尿病足的护理根据糖尿病人发生溃疡、感染、坏疽的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1)对已发生破溃、感染的患者可采取局部渗液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一般全身静脉点滴抗菌素,局部常规消毒,清除坏死组织,根据创面大小用0.9°%生理盐水20ml+敏感抗生素+胰岛素适量,按比例配成混

6、合液体滴在创面上,如表面渗液较多可彻底清洁创面后用利福平面剂+胰岛素调成糊状涂在创面上,将无菌纱布用上述混合液体浸湿敷于创面上,每日用注射器抽上述混合液体将创面上的纱布浸湿2—3次,并根据创面情况每日局部清创换药1一2次,直至肉芽生长良好或治愈,则停止换药。(2)对感染较深达肌层并有窦道形成的,要切开引流,并每日用甲硝唑液体对窦道进行冲洗,冲洗要彻底,冲洗后将上述混合液体向窦道内滴注,每曰滴注2—3次,并根据伤口情况可每日冲洗1一2次。(3)对局部皮肤有水泡者,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在一般情况下,避

7、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泡内的液体,并向水泡内注入少量胰岛素,给予无菌包扎。水泡干枯后,形成痂皮,因具有保护作用II可预防感染,切勿剥落,顺其自然脱落为佳。(4)根据不同类型的坏疽,采取不同的换药方式,干性坏疽要保持创面湿润,湿性坏疽要采取尽量减少渗出,如奋窦道的要引流通畅,对奋腐烂坏死组织,要分期或选择适当吋机予以清除,换药后包扎,松紧适宜,冬天要注意保暖。注意:在给患者治疗护理期间,一定要把患肢抬高,减少患肢的活动。3.2饮食、心理及足部的护理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本的措施,饮食护理是糖

8、尿病饮食治疗的重要保证。要严格控制食物的总热量,一日三餐合理分配,其中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糖类在总热量中占50*-60*,脂肪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三餐强调定吋、定餐、定量,合理指导病人进餐,真正达到饮食治疗的0的。要经常通过体重、病情、血糖及尿糖监测等变化调整三餐,发现不合理饮食,应及吋加以纠正,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糖尿病病人常会因为病情变化而影响其情绪状态。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患病后生活单调,用药和饮食的约束,会使性情改变,表现为悲观、忧虑、猜疑、脾气急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