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ID:28299448

大小:65.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陶晶(摘要)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牛的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牛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自学活动精心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其对于学牛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木文中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教学导学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对人才学习能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好坏,不仅能够展现出其可塑程度,还关系到其所在单位未来发展的前景。为了培养出具有多元化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中,开始逐渐转移到“老师教会学

2、牛如何学”的自学能力培养方面,导学案成为了塑造现代化多元化人才的重要手段。“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精髓是学牛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探究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模拟情境,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

3、力,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1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教学设计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短短五个字道出了学习最基木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温故”才能够“知新”。数学是科学学科的一种,其需要学牛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高中数学作为承接基础数学教育,衔接高等数学教育的教学环节,其在学生整个数学学习当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高中数学的导学案设计过程中,通过对“I口知识”的复习来引岀“新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当中的关联性,进而达到启发学生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进行三角函数α与&

4、alpha;+π/2之间的关系时■,就先让学生做了一道习题,"若有任意锐角α,那么公式sin(π/2-α)=;cos(π/2-α)=成立。”接着笔者与学生一起回顾了α与α+2kπ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α与一α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以及&alph可与α+(2k=l)π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并通过对三组诱导公式中存在的本质特征得出了“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的规律。2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教学设计生活藏命题在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

5、实际生活这一重要优势来进行教学设计,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实际价值,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的进行数学导学案的教学。笔者曾经设计过这样一个以生活为基础的导学案课前探索题目:“在没有测量仪器的基础上,已知一块土地呈三角形,并能够测出三角形土地的三边之长,那么是否能够通过三边之长来求岀三角形的面积?”当笔者提出该问题后,学生对于如何解决该问题充满了渴望,他们知道如果解决了该问题,那么在以后在生活当中遇到类似问题,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所学轻而易举的将其解决。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以高度集中的精神来进行课堂内容学习,引出海

6、伦公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海伦公式的用法和妙处,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将数学教材中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命题实体化、具象化、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更让他们明白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当中的联系,可谓是事半功倍、一举多得。3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教学设计质疑引命题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这吋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极具好奇心,同吋又会产生质疑,“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有什么根据?”都是经常盘旋在他们脑中的问题。在这个阶段进行导学案教学,只要教学策略正确,方法得当,

7、那么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这教学策略就是“通过学生的质疑,让他们内心中的想法和已得出的知识结论中产生矛盾,然而他们想要解决脑海中的矛盾,就必须要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进而到达既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和角公式”的内容教学吋,笔者先让学生计算出cos30°=,cos60°=,cos(30°+60°)=。经过计算学生们发现cos30°+cos60°与cos(30°+60°)之间并不是等式关系。然后笔者又抛出问题cos(α+β)=?这个公式是否成立?进而让学生去对该问题

8、进行探索和解答,并对中得出余弦的和角公式。在学生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