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85106
大小:67.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以就业为导向与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就业为导向与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误区。本文在回归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对“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科学的解读,提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对策。[关键词]就业导向;教育本质;可持续发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方针。各职业院校在意见的指导下进行了不断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在方针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把职业教育完全理解成就业教育,重视技能训练,忽视
2、全面素质教育,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实际上反映了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缺乏科学的认识。为了使“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方针能对高职院校进行科学、有利的指导,有必要对此方针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与解读。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效果《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4]1号)指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这里指的就业状况既包括就业数量也包括就业质量。从2004年开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到2008年,不少省份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这充分显示了我国
3、高职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办学方针的指导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但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却很不乐观。就业质量主要从职业适应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了等方面去考察。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六成的高职毕业生认为毕业后找的工作专业不对口,超过五成的毕业生在初次工作六个月后就换了工作。目前,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评价是专业对口率低、稳定性差,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另外,在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的问题。这说明高职毕业生在综合素质、职业道德上要继续提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二、“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解读通过对“以就业为导向”方针指导下的职业教育的实践反思,我们
4、知道这一方针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步入误区,有必要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进行科学的解读。1、教育本质与以“就业为导向”的关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对它的认识首先得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即人的发展。学校应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1]高职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在专业设置、教学建设、师资建设、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就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高职教育应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的
5、本质职能是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同样不能忘记自己的任务,不然就容易出问题,就容易强化教育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而忽视其育人功能,偏离教育的本质。2、职业教育的本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任何一种教育类型,其过程都担负着将人类个体带入社会的任务,职业教育同样如此。但我们还应更具体地认识作为一种特殊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的独特内涵。职业教育与职业有着本质的联系,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属性之一。从内涵上来讲,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2]职业既是个体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必需途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实践过程,
6、都必须以职业为基础,以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现代职业培养生产、管理与服务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与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具有内在的直接统一性。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就业率、片面强调技能训练的误区,这与职业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职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又一属性是教育性。与之对立的一个概念是训练性。“教育性”的行为指向是“教化”、“陶冶”、“引启”等等,而“训练性”的行为指向是“规训”、“强制”、“灌输”等等。[3]“教育性”和“训练性”都依存于教育活动中,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包含了“教育性”和“训练性”两个方由于对“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解不够全面
7、,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突出训练性而弱化教育性,这与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是相悖的。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以人的终生职业发展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技能、良好职业道德、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这是就业导向的本质所在。以就业为导向,是以人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具体的某个工作岗位为导向,注重的是长效性,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临时性,不是简单的就业教育。三、加强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从以上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实践反思以及对教育本质与职业教育关系的分析,我们认识到目前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