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下高中物理教学

建构主义下高中物理教学

ID:28284782

大小:24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建构主义下高中物理教学_第1页
建构主义下高中物理教学_第2页
建构主义下高中物理教学_第3页
建构主义下高中物理教学_第4页
建构主义下高中物理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构主义下高中物理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构主义下的高中物理教学2013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2013120095孙英海论文选题的理由:在物理教学中,常听老师说:“我都教了N遍了,学生还是不会。”学生说:“老师讲的题目,我一听就懂,可下来做题时又不会做了。”这种困惑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如何解决是摆在众多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教师这种想法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认为教师物理知识讲了,学生就应该对知识能理解,并且会应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人类的思维分为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知识体系中的感性思维是指认识建立在感觉基础上,以意识片段为形式的世界描述,此时的认识描述只是断裂受限的有限认知,

2、并且是多意识的分离结论.对世界的认识处在无法定义和理解的认识搜集阶段.之后进入理性的逻辑整理阶段.所谓逻辑整理无非是对所定义的意识片段进行主要联系定义,并以此作为认识参照,之后再对所确立的主要联系定义进行认识抽象(参看哲学用语)。以确定作为独立存在而互不相悖的认识结论,并且这一结论形式是非现实对应的映证认识结论.由一个主体下分为认识分支,而认识分支又需再对应,以这样一种方式作为阐述的结构.但首要问题是作为认识的主体其伸展直接决定了认识的阐述能力,或是说阐述者的认识水平直接受限于定义主体的认识表达。最后是感性思维的建立,所谓感性思维也就是

3、分支认识的协同认知,定义和理解事物存在。也就是在此,如果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是固定的层次认识,认识水平只限于主体描述之下,如果是制衡认识,认识行为就进入到无主体的无限认识连接。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原有的知识由于新经验的介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它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可以推断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过程。本文从建构主义学

4、习理论的支架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合作交流学习等理论,对高中物理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带来很多启示。可以说,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物理教学必将带给学生创造力的提高,这也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所以,本研究对基础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研究的价值:(1)有助于达成《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阐述的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和知识教学目标。(2)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究训练视觉思维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素养,强化他们的视觉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运用视觉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训练和强化学生视觉思维的过程中,有利于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提高自身科

5、学素质。物理教师应知道,未来的物理教育不再单单注重学生记住了多少物理规律,将更关注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物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提供给学生终身学习的钥匙。.---(4)为相关学科与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研究所阐述实践与理论体系,虽然是针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而得出的,但它也有普遍的意义,如对相关学科(数学、化学、生物等)以及其它中学,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的实践中都可借鉴使用。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本地区普通高中物理生平时学习中的视觉思维

6、状况,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视觉思维的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融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行动研究法,通过日常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视觉思维的实践,积累各种案例,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践依据。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事件的意象,比如:学生对摩擦力方向的判

7、断、超重失重的理解过程中,他们会利用视觉看出物体运动受力的变化;有时,原有视觉意象会阻碍新知识的接受,如用水流比作电流时,经常有学生感到费解,为什么断开开关电流就不能继续流?这种现象恰能说明: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意象的过程,即通过新意象与原有知识经验(意象)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视觉意象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实践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自身的观念。可以说,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们基于已有的知识去建构和理解新的知识,因此教学

8、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知识准备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设计学习预案,使学生在学习下节课知识时有一定知识准备。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这节课前,可以在学习预案设计这样的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匀变速直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