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x线检查防护探讨

儿童x线检查防护探讨

ID:28284364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儿童x线检查防护探讨_第1页
儿童x线检查防护探讨_第2页
儿童x线检查防护探讨_第3页
儿童x线检查防护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x线检查防护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X线检查防护探讨郭俊换(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310000)【摘要】X线机是目前医学界六大成像设备之一,作为临床诊疗工作最常用的诊断设备,因其異有良好的经济性而被我国基层医院所推广使用。近些年来接受X线检查的儿童病例数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在获得准确的诊断资料的同时,辐射量不断累积,不可避免的对儿童身体机能带来一定损害。鉴于上述内容,木文着重探讨儿童X线检查防护的異体策略,以为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提供帮助。【关键词】儿童;X线;防护【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

2、752(2016)17-0335-02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牛.命周期较长,尤其是儿童的骨髓.甲状腺.眼晶体和性腺等对X线辐射更为敏感,所以。X线辐射对他们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1]。为了人为降低X线检查对于儿童所带来的不必要伤害,木文将着重从技术、患儿及其家属、临床工作者三个层面探讨防护措施,以推动临床诊断检查工作进一步发展。1.技术层面1.1屏蔽防护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铅衣、铅围裙、铅帽、铅眼镜、铅手套等X线屏蔽防护工只陆续应用在临床诊断和检查工作中,为降低儿童X线检查遭受到的辐射剂

3、量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此外,GreenLite防护材料的出现,使得无铅防护服成为X线防护工作的新宠。含铅或者是其他重金属所制作而成的防护服能够充分利用铅原子自身原子序数较高的特征来吸收X线检查过程中不必要的X线辐射量,保护儿童重要脏器不会被辐射所损伤。而无铅防护服则是基于改性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技术下研发的辐射防护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护服,其具奋质轻、耐用等特征,能够脊效屏蔽γ辐射、X线、高和低能β粒子和α粒[2】。同吋该防护服在经过充分论证与实验后已经被美国Unite

4、dlabortories所认证,并且在临床防护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但是,由于无铅防护服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在我国基层医院尚无法推广使用,所以当前儿童X线检查所采取的屏蔽防护策略仍然是以含铅防护服的应用为主。1.2距离防护X线检查过程中距离防护策略主要是利用X线曝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定理,通过增加X线源与儿童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减少曝射量的0的[3]。由于此种方法所需要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因而在实际临床诊断与检查工作中临床医护人员只需要准确掌握上述定理,收集儿童身高等信息,利用计算公式即可以准确

5、计算出二者之间保持的最适宜距离。特别是在我国广人基层医院普遍缺乏防护服的现状下,该种防护策略更具有推广使用价值。1.患儿及苏家属层面鉴于辐射量将会在患儿体内形成累积,所以患儿家属在实施X线检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检测的次数,特别是严格禁止短时间内进行重复性的X线检查,以尽量避免辐射量的蓄积。从医学角度而言,0前己经得到一致公认的论断为每人接触到的辐射剂量<250mSv时,通常情况下将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明显的损伤[4]。所以患儿家属应根据患儿的具体病症类型在医嘱条件下合理进行X线检查,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

6、纠纷。此外,每次X线检查吋间均相对较短,所以患儿家属应向患儿强调检査过程中应按照临床检査工作人员的提示配合其开展检査工作,切忌在检查过程中来冋抖动或者是产生不必要的行为扰乱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曝射吋间和辐射蓄积量。2.临床工作者层面临床工作者作为与儿童接触的一线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将会直接决定X线检查过程中儿童所受到的曝射吋间以及辐射蓄积量。所以,为了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水平,临床工作者应不断强化自身业务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以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诊疗服务。首先,在具有较强防护能力

7、的医疗机构中临床工作者应严格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的内容落实各项必要的防护措施,向儿童及其家属强调X线检查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检查步骤以及各项检查所需吋间,继而提高儿童家属对于该项检查工作的总体认知程度,积极配合临床工作者开展各项检査工作。其次,临床工作者砬着重强化自身对于X线防护方面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在距离防护的应用上应根据每个儿童的差异实施个性化检查,确保每个儿童在检查过程中既不过多暴露在辐射环境中,又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对非照射部

8、位,特别是性腺,眼晶状体,儿童骨骺等进行屏蔽防护。尽量缩小照射范围,减少曝光吋间。第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X线诊断人员自身需要具备以下两方面的业务素质:其一良好的观察及诊断能力。X线诊断是一种以观察分析作为诊断基础的影响诊断方法,临床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影像资料中的各种解剖改变来判明具体病症类型、病灶部位大小以及位置等信息。所以无论是在X线透视还是阅片工作中均应该坚持循序渐进、奋条不紊的原则,既要能够观察到X线表征,又能够透过表面剖析次要病变以及伴随性改变,继而给出最准确、客观的诊断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