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

从概念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

ID:28283327

大小:6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从概念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_第1页
从概念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_第2页
从概念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_第3页
从概念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_第4页
从概念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概念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概念入手教会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概括类历史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在设问中有明确的提示词,如:“概括”“归纳”“概述”等等。有些题在设问中虽然没有这样明确的提示词,但实际上考查的也是概括能力。事实上,对于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多数学生的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他们对概括类历史材料题选择回避的态度,理由是这种题太难了,没有解题思路,不知道如何下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帮助学生解答好概括类历史材料题,我积极尝试各种教学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我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概括”的概念入手,让学生了解和充分理解“概括”的含义。因为在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时,学生必须

2、首先了解什么是“概括”,只有在充分理解了什么是“概括”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正确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并通过不断地训练逐步提高自己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的能力,把概括类历史材料题做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概括”一词共有两个义项,一是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一是指“简单扼要”。对于“概括”的含义,我认为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还是第一个义项,因此本文将专门探讨解决之道。让学生充分理解“概括”的第一个义项,最关键的是教会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的共同特点”,这也是最难的一点。因为只有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事物的共同特点”,他们才能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才能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为了帮助学生快速

3、理解“什么是事物的共同特点”,我给学生讲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做的“黑猩猩舀水灭火”的实验。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将黑猩猩爱吃的水果放在湖中的小船上,水果周围燃有烛火,船的旁边有一个木排,上面有水缸。同时训练黑猩猩学会拧开水缸的水龙头,拿杯子盛水去灭火。当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后,它发现附近水面的木排上有水缸,但水缸与它所在之处相隔一段较宽的水面。黑猩猩如何舀水灭火呢?实验中只见黑猩猩用自己身边的短竹竿结成长竿,利用长竿爬到了木排上,拧开了水龙头,盛水后再返回原地,灭了烛火,吃到了美味的水果。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黑猩猩并没有就近从湖里取水灭火,而是非常费力地到附近水面的木排上的水缸里

4、去取水灭火。黑猩猩为什么会舍近求远?原因就是以黑猩猩的智力水平使它不可能认识到水缸里的水能够灭火、湖里的水当然也能够灭火这样一个水的共同特点。最后,巴甫洛夫的结论就是黑猩猩没有抽象思维概括的能力。当然,巴甫洛夫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黑猩猩没有抽象思维概括的能力,而我借助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反其道而行之,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概括”的概念,尤其是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的共同特点”。在这个实验中,“事物”是什么?很显然是水,这里的水不仅有水缸里的水,还有湖里的水。那么,“事物的共同特点”又是什么?不用说是找出水的共同特点,水的共同特点有很多,但在这个实验中只找出“灭火”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就够

5、了。水缸里的水能够灭火,湖里的水也能够灭火,能够找出这一共同特点,就说明完成了概括思维的过程。应该说,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充分理解了什么是“概括”,“概括”具体要求他们做什么。同时,这个实验还告诉学生,要完成概括思维的过程,关键是要做好找“事物”的工作,这些事物肯定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多个,并且它们肯定又分散在各处,一定要根据任务的要求耐心地找到它们,找到它们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提炼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信这些“事物”只要聚在了一起,提炼它们的共同特征无疑是很简单的事情。具体到解答历史材料题,找“事物”的工作就是指在大量的历史材料里寻找那些分散了的历史信息,然后再按照题目要求把这些历史信

6、息集中归纳到一起,相信在这些历史信息集中归纳到一起之后,其某类或某方面的共同特征就会鲜明地呈现出来,最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在学生了解和充分理解“概括”的概念之后,就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学生解答概括类历史材料题的能力。下面,通过两道概括类历史材料题来具体实践一下如何寻找“事物的共同特点”吧。【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迗四五百人。曰)井上清《日本历史》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

7、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他们醉心于此,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一一这是企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友好交往最主要的内容是,大批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1896年清政府第一次派赴日留学生13名。此后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加,1903年增至1000人,1905年后半年骤增至80⑻人,是留学日本最盛时期。这次高潮与隋唐时期第一次高潮的不同点是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