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ID:28272994

大小:5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_第1页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_第2页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探宄式教学的思考丘伟锋李桂连〔摘要)探究式教学,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宄过程来理解各种概念、原理等,并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探究活动,由学牛.主动去发现、总结、概括和描述物理现象的概念或规律。〔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物理教学的任务由原来单纯的知识灌输逐渐过渡到以启发兴趣、培养能力为主的主动学习过程。因此,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法已不适合当前的教学理念,而同时探宄式教学越来越被众多教师所接受。在探宄式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和

2、提出被认为是其灵魂所在。1我国探究式教学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意义1.1我国探究式教学的发展现状。由于受历史条件、现实考试机制及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朿缚。这种情况下的基础课教学存在明显弊端,如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难以发挥,很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形成和创造性人才成忪。学生缺乏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环境,并且与社会上和国际上信息资源几乎隔绝,处理信息能力差,无法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素质的需求。针对我国教育现象中的种种不足,以及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3、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了我岡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1.2发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立一个适应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祌,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牛.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新体系,己成为教改的重大课题。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积极实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祌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4、等方面的能力。而现实的情况是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强调是对己冇知识的记忆,教师的教学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怀疑性和创造性被销蚀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素质教育也无从得以实施,探究式教学将切实改变课堂教学的上述现状,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改革,从而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使素质教育得以落实。因此,发展探究式教学在基础物理中的应用具有。2初中物理教学的设计原则2.1问题性原则。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问题情境”的设计。问题情境设计不仅包括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预计解决方式、连锁引

5、发新问题的方式等。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启发学生相互解疑。创设“微科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和核心,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拓展而展开,要求老师创设奋利于学生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2.2过程性原则。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学过程,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信息的获取与事例,它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力图通过“做”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会学习。因此,探究式教学设计要注重过程性原则。从问题的引出、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分析与处理信息、评价与交流全过程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学习的推理、思维、实验能力。

6、探究式教学设计安排应有一定梯度,具体活动过程应由易到难,逐步加大探究力度,探究活动数量考虑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3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提出的方法3.1实验引出问题。演示实验导出问题,不仅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迪和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例如:在讲电阻吋,可设计一个串联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灯泡的亮度,从而引出以下问题.•灯泡的亮度与什么冇关?改变电流人小冇哪些方法?改变电阻冇哪些方法?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这样设计的问题,容易引起学

7、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3.2生活实例引出问题。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是课堂提问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例如,在讲“多普勒效应”吋联系实际生活中汽车由近及远过程中声音的大小变化、讲折射吋联系筷子在水中的变化等等。这些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能触发学生的亲切感,从而较为容易地理解所学的新知识,同吋也能锻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寻求事物原理,举一反三,养成科学的思维惯。3.3争论矛盾引出问题。事物的真理往往来源于争论,而在课堂上引起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争论,不仅能充分调动所有同学参与学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

8、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苏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而在引出争论性问题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