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

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

ID:28271916

大小:68.6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9

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_第1页
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_第2页
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_第3页
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_第4页
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摘要: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理论构成了西方20世纪后期文学理论中一次鲜明的理论转向。在这一理论转向中,读者这一以往备受忽视的要素一跃成为文学四要素中的主导因素,从而掀起了阅读理论中的一场读者革命。虽然,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在阅读理论中有许多共性,但是,其差异亦同样明显,具体展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接受理论将作者看作读者阅读的合作者,而解构主义的阅读则绝然地否定作者的存在;第二,接受理论强调阅读作品是要体现读者的创造性并最终确认一种意义,而解构主义则把阅读看作是读者解构文本符码的

2、能指游戏;第三,接受理论十分强调阅读的历史语境,而解构主义的阅读理论则表现出一种超历史语境与反人文性的游戏姿态。这三组差异的比较,揭示了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是两种不同范式的阅读理论。关键词:接受理论;解构主义;阅读理论中图分类号:1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1)04-0125-05按照雅各布森的信息发送者一信息符码一信息接受者的语言交流模式,文学活动对应的是作者一作品一读者这样一个语言交流模式。在经历了19世纪浪漫主义对作者的无限推崇与20世纪一系列形式主义文论对作品结构的

3、精微分析之后,读者从文学四要素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文学批评的主体。于是,阅读理论成为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转向。对此,特里?伊格尔顿曾作过总结:“人们的确可以把现代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作者阶段(浪漫主义和19世纪);绝对关心作品阶段(新批评);以及近年来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的阶段。”张隆溪的概述与之不无相似,他说:“二十世纪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论如果说有什么明显的总趋势,那就是由以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作品本身和对作品的接受为中心,对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步步逼近地否定。批评家的目

4、光从作者的社会背景、身世缩小到作品,从作品整体缩小到作品的语言文字,从阅读的作品缩小到作品的阅读,以至于研究阅读而抛开作品,使批评本身成为一种创作。”艾布拉姆斯索性将之称为“阅读时代”的来临:“在本世纪中叶达到顶峰的批评时代已经让位给阅读时代;批评时代的美国新批评和欧洲形式主义者发现了作品本身(work-as-such),当下的文学理论家则发现了读者本身(reader-as-such)o在20世纪后期诸多的文学理论流派和思潮中,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理论与以德里达、“耶鲁学派”和

5、罗兰?巴特等人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都把重心放在了阅读上,秉持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理念,突出读者在文学作品的存在和意义构成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由此而掀起了一场阅读理论中的读者革命,并逐渐发展为西方20世纪后期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重要话语方式和批评流派。由于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兴起的时间都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所以很难分清谁受谁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正是接受美学的创立,才导致文学研究中心的转移,即由过去的以本文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有学者认为,解构主义的阅读理论

6、十分强调阅读过程中的读者介入,“这一观点显然是受现象学、阐释学的影响,并直接启发了接受理论的产生。”其实,从理论发展的渊源来看,接受美学多受现象学与阐释学的影响,而解构主义则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内部发展而来,前者更多的是继承,后者更多的则是反叛。学界在谈到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理论时,往往将二者分而论之并忽略其差别。虽然它们在阅读理念与具体的阅读策略上有许多貌似相同之处,诸如都坚持读者的主体地位以及文本的多元阅读,但是,在本质上它们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别。这尤其表现在二者对作者的态度、阅读的旨归和阅读的

7、特征三个方面,它们是两种不同路径的阅读理论。一、读者对作者的态度:合作与否定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作为阅读理论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读者功能的转变。它们反对把读者看作文学的被动接受者而强调读者应该是文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并且正是因为读者的参与,文学活动才得以圆满,文学作品的意义才得以生成。虽然,接受理论和解构主义都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作者,但是,它们在阅读理论中对作者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接受理论反对把作者作为作品意义的唯一合法赋予者这一独断专制的行为,而强调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与作者的

8、合作共同实现的;解构主义认为文本的意义与作者绝然没有半点关系,其对作者的态度是断然否定的。接受理论旗帜鲜明地指出:“在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个三角形中,读者不只是被动的一端、一连串反应,它本身还是形成历史的又一种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其接收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正是由于接收者的中介,作品才得以进入具有延续性的、不断变更的经验视野,而在这种延续性中则不断进行着从简单的吸收到批判的理解、从消极的接受到积极的接受、从无可争议的美学标准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