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

ID:28267638

大小:65.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_第3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分析157000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冠脉血供减少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病情较急,需要及时有效治疗[1・2]。观察显示,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于该病除了临床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外,专业、优质的综合性急救护理至关重要[3]。为此,我们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救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体会如下。1一般资料入选的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45〜72岁,平均(60・5±2・5)岁,起病时

2、间20-60分钟。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及濒死感等;梗死部位分类:广泛前壁26例,下壁11例,前间壁8例,前侧壁4例;以上患者均配合急救、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异常;②合并严重并发症;③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意识障碍以及语言障碍;④肝肾功能严重异常。2护理措施2.1常规护理①基础护理:评估病情,询问患者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及时对其病情加以评估;加强牛命体征监测与维持护理,对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心电变化密切监测,及时报告医牛;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L/min)至疼痛缓解后改为持续或间断吸氧(1〜2L/min),保持患

3、者周围空气流通,对于合并心力衰竭者加入20%乙醇湿化进行高流量吸氧;完成静脉采血、送检,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如硝酸甘油、西地兰、速尿等),注意药物输入的速度,加强血管保护,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给药。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遵医嘱给予50~100mg哌替噪或2~10mg吗啡注射。②健康教育:向患者简单介绍病情,解释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让患者掌握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诱因的相关知识,学会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讲解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⑷。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食用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的发生;

4、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度和湿度适宜。③心理干预: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骤,病情严重,患者多具有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在护理过程中注意患者心理情绪改变情况,主动和患者交流,尊重患者,动员患者家属也参与其中,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2溶栓护理:①溶栓前护理:对于符合溶栓适应证者急查血常规、血小板、凝血功能等,一侧肢体使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输液通路,一条静脉通路为溶栓之用,另一条通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两条静脉通路,为抢救用药吋争取吋间,另一侧肢体留作测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同吋备好抢救药物、器械

5、等。突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情绪十分紧张与恐惧⑸,护理人员应语气亲切,语言得体,体贴患者,向患者剂家属告知溶栓的目的与必要性,帮助其消除顾虑,缓解紧张不安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溶栓中护理: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溶栓(如尿激酶100〜150万U加5%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注完毕),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详细记录。密切关注用药后患者心电图变化,注意有无室性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若有单纯血压下降,可给予升压药治疗。遵医嘱抽查患者心肌酶与肌红蛋白,掌握酶峰时间。注意观察皮肤粘膜、二便等有无出血征象,若有出血时,应及时服用止血药,

6、大出血吋停止溶栓,并且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24h内应绝对卧床静养,不可猛然翻身或坐起等人幅度活动。患者需禁食至胸痛症状消失,最初可进食流质食物,后可改为软食。饮食以清淡为原则,进食低钠低脂食物,多补充富含纤维素与优质蛋白的饮食。戒烟、戒洒,不宜饮用浓茶,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③溶栓后护理:患者行静脉溶栓1周后可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进行被动翻身、四肢活动等训练,第3〜4周后协助患者进行下床或室内缓慢走动等训练。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负荷或气短为原则。若活动过程中,心率超过90次/min,或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心肌眩晕等症状,则应终止训练或降低活动

7、强度,确保患者安全。3体会3.1专业的护理团队是救护的垂要保证。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差的冠心病,40%〜50%患者死亡时间在起病后的2h内,相关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具有专业的急救知识、精湛的急救技术、准确有效的护理操作方能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⑹。3.2注重健康教育与沟通。研究显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7]。提高健康教育,让患者知道只有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增加重获健康的机会。提

8、高有效沟通,能增加患者的理解与主动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