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ID:28267617

大小:8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_第1页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_第2页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_第3页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100例,采用MICM分型方法,从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筛选出22例混合型细胞白血病(MAL)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从剩下78例患者中随机抽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6例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MAL组患者外周血细胞中位数高于AML、AL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红蛋白中位数、血小板计数中位数分别和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L组釆

2、用DVCP、DVLP方案和采用DOAP方案之间无统计学意义;MAL的CR率与AML、ALL的CR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复杂,预后不佳,以髓系和淋系抗原共同表达最多,因此在临床上通常釆用兼顾AML和ALL的标准剂量诱导方案来对患者进行化疗。关键词: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诊治分析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是急性白血病中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同时受累的一种少见白血病类型,具有髓系和淋系细胞双重特点,其诊断依据主要为免疫表型[1]。木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

3、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100例,其中22例混合型细胞白血病(MAL)患者作为木次研究的对象,并与其他36例AML患者和28例ALL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分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MAL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59.2±2.5)岁,患者病程3个月到2年,平均病程(l.l±0.6)年

4、;AML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58.5±2.6)岁,患者病程3个月到3年,平均病程(1.5±0.7);ALL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58.2±1.7),患者病程4个月到2年,平均病程(l・2±0.4)。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以及免疫分型对患者进行检测,个别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患者治疗前骨髓涂片按FA

5、B标准分型,细胞化学染色包括糖原染色、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酯酶这三种,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相应系列抗原进行检测,取患者化疗前肝素抗凝骨髓液进行分离、洗涤,并计数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若≥20%则为阳性。1.3治疗方法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DVCP方案、DVLP方案或DOAP方案为主要诱导方案,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采用DA方案或HA方案为主要诱导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DVCP方案为主要诱导方案,所有虑者药物均按常规标准剂量和用法服用,两个疗程结束后检查骨髓缓解情况。1.4观察指标在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尿常规、肝功能、

6、抽血化验等一些常规检查,观察这些数值的变化。1.5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三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材料使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患者一般资料统计结果分析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三组患者临床特点的比较MAL组患者外周血细胞中位数明显高于AML组和ALL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而MAL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中位数、血小板计数中位数分别和AML组、ALL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7、0.05)oMAL组中伴肝脾淋巴结肿大患者和AML组肝脾淋巴结肿大患者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ALL组肝脾淋巴结肿大患者相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o详见下表2。2.2三组患者疗效综合比较22例MAL患者中达CR者有8例,总CR率为36.4%,其中正常核型患者与异常核型患者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本组MAL患者中CD34阳性者治疗9例,CD34阴性者治疗7例,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DVCP、DVLP方案化疗患者与采用DOAP方案化疗患者两者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o而AML和ALL两

8、组患者的CR率均高于MAL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