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

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

ID:28231474

大小:5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8

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_第1页
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_第2页
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_第3页
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_第4页
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政法系法律专业专科毕业论文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缺陷与完善学校名称: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教师:张艳梅论文作者:苏日格其其格入学时间:2005年-页脚---目录写作提纲内容摘要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2(一)、犯罪预备的概念………………………………………2(二)、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3二、犯罪预备的性质与类型……………………………………4(一)性质………………………………………………………4(二)犯罪预备的类型…………………………………………5三、国外有关犯罪预备的处罚理论及立法……………………

2、6(一)理论观点…………………………………………………6(二)各国刑事立法规定的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7四、我国关于犯罪预备的立法缺陷与完善……………………8(一)我国有关犯罪预备的立法缺陷…………………………8(二)我国关于犯罪预备的立法完善…………………………9结语………………………………………………………………10参考文献…………………………………………………………11-页脚---论文提纲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一)、犯罪预备的概念(二)、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二、犯罪预备的性质与类型(一)性质(二)犯罪预备的类型三、国外有关犯罪预备的处罚理论及立法(一)理论观点(二)各

3、国刑事立法规定的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四、我国关于犯罪预备的立法缺陷与完善(一)我国有关犯罪预备的立法缺陷(二)我国关于犯罪预备的立法完善-页脚---[论文摘要]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由于对罪行败露以及刑罚心存恐惧而高度紧张不安,因而会在犯罪预备及犯罪后续阶段的言行举止方面出现反常。犯罪嫌疑的反常表现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掩盖罪行,逃避罪责,享用犯罪所得非法收益等。犯罪嫌疑人的反常表现具有客观反映性与阶段性的特点。侦查中,侦查人员可以根据反常表现犯罪嫌疑,也可采用打草惊蛇等策略来迫使犯罪嫌疑人出现反常表现自我暴露。关键词:侦查反常表现调查摸底在案件侦查过程中,特别是在摸底排队中,侦查人员可

4、以依据反常表现来发现犯罪嫌疑人。即在划定的侦查范围内,如果侦查人员发现某人具有反常表现,则可以将其纳入侦查视线,甚至对其采取一定的侦查措施来推动案件侦查工作的深入,以实现侦查目标。同时,侦查人员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打草惊蛇”的策略创造条件让犯罪嫌疑人作出反常行为而暴露出来。本文拟通过对一则案例进行分析,以帮助侦查初学者加深对反常表现的理解与相关侦查技巧的应用。国内外对犯罪预备的理解及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缺陷与完善-页脚---刑法作为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节的应该是非刑罚手段不足以遏制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的行为。犯罪预备做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除一些严重

5、犯罪,如爆炸、投毒、杀人等,其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很难掌握,特别是我国刑法分则中对一些犯罪的构成规定了数额、后果、情节严重程度等条件,因而此类犯罪的预备为是否构成犯罪,从数额、后果、情节上难以具体衡量。基于上述原因,我国刑法对犯罪预备采取仅在总则中阐述的根据性规定,但我许多不妥之处。那么何种程度的犯罪预备才具有可罚性,又该如何在刑法中对犯罪进行合理规定呢,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一、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一)犯罪预备的概念1、立法定义我国《刑法草案》1957年的第22次稿第19条和1963年的第33次稿第19条均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预备犯”;1979年通过的中国型法

6、第19条,完全采纳了《刑法草案》第22次稿和33次稿的上述规定。继而,1997年修改的刑法曲第22条仍然沿用这一规定。我国刑法理论界在1979年刑法颁布以后一段时间内多数主张犯罪预备就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也就是认为该规定是对犯罪预备的定义。“这一定义(1979年刑法第18条规定)揭示了犯罪预备的本质特征,即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制造便利条件的行为,它在不同程度上便于犯罪的完成,因而它包含着对社会关系的实际威胁,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1】2、理论界定如前所述,新中国关于犯罪预备的定义从一开始采用立法定义,随着理论上的不断探讨,通说认为,“刑法关于犯罪预备的规定是对犯

7、罪预备行为的表述,并非对犯罪预备形态所下的定义。”【2】由此,犯罪预备(我国刑法理论界多采用“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的定义就则刑法学者来加以探讨了,即“犯罪预备形态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状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待业,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3】(二)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1、犯罪预备的客观要件(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页脚---所谓犯罪的预备行为,从性质上讲,就是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