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ID:28226790

大小:67.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国家设立文化馆,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阵地。关键词:数字文化馆;建设;思考文化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妞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是抓调研。摸清基层文化现状、家底;二是抓培训。抓好文化馆、站、室业务骨干、文化志愿者、社会文化骨干的培训培养;三是抓特色。研究和培育能够发挥本地最大优势、具有本地浓厚特色的项目;四是抓示范。培育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的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五是抓交流。通过建立网络、创办刊物、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六是抓社团。不断提高馆

2、办社团质量;七是抓品牌。打造格调高雅、创意新颖、亮点特点突出的文化活动;八是抓制度建设。配合和协助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发展基层文化事业的规章制度;九是抓规划。配合和协助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发展基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方式、手段、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裾增值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导向。群众的社会生活方式、公共文化环境都面临着被信息技术彻底颠覆和改变的局面。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由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向数字化服务改变。按照传统的服务方式己经无法满足群众的这些需求变化,建设一个全区文化馆统一使用的公

3、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加快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基层为重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构建体现时代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现代群艺馆文化馆服务体系,实现我市文化馆服务的均等化和高效化,除了实体场馆和阵地的建设,必须要有强人的后台管理运行维护,才能切实。适应时代的发展,2011年,文化部在第三次评估定级时把文化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列入评估标准;紧接着,在全国示范区建设的“创建标准”屮第一次提出“数字化文化馆”的概念。自此开始,蛰伏已久的数字文化馆借助瞬息万变的

4、网络数字力量开始了数字化变革,数字文化馆建设在全国范围各地落地开花,尤其是在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取得了诸多创新型数字文化成果。作为北疆地区特色文化领航者,时刻保持时代敏感度,我区在2016年3月,快速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指引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积极改革,提升自我,不断进步。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深刻理解文件精髓,组织调研工作,深挖当前文化服务和工作中遇到的“痛点”。一是缺乏总分馆建设概念;二是馆方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力薄弱;三是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并针对“痛点”进行全方位分

5、析总结。在调研分析为基础,为有效实现我区的全民艺术普及和数字文化服务的全覆盖,达到内蒙古全区数字公共文化馆馆通、站站通、人人通。为扎实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手段及“互联网+”思维在文化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呈现数字文化服务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式,应尽快启动覆盖全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数字文化馆建设项目。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一是制定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以建立全区性的、标准统一的、覆盖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包括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社会组织和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互联互通的

6、数字化文化馆服务体系为B标。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选取一家具有过硬资质,业绩良好的软件公司,来设计和制定全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标准工作。文化馆数字化标准是在采集、处理、交换、用户访问、传输过程中的统一规范,是实现全区数字文化馆资源共享和数字化系统得到协同发展的基础。基于国家标准、文化部标准、行业标准等,兼顾各个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一致性以及标准的可扩展性,建设和完善全区的各项标准并给出数字化分类编码规格说明书,形成一套符合g治区g身实际的数字化标准。具体的标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总体标准:包括文化馆数字化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与规范。应用标准:包括文化馆各种体系数字化

7、应用方妞的标准,主要有数据元、代码、资源采集和流程控制等方面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包括文化馆各种为体系数字化应用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标准。主要有信息交换平台、资源采集交换、电子记录管理、日志管理和数据库等方面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为数字化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包括为数字化提供基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基础通讯平台工程建设标准、网络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标准。管理标准:包括为数字文化馆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数字化工程验收和信息化工程监理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