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25680
大小:67.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大生活教育在培智学校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生活”教育在培智学校的探索于港仕摘要:“大生活”教育是指以特殊儿童的真实生活需求为学习基木内容的教育,从教育的参与主体、发生场域以及参与方式上进行变革,以学校课程与教学为主导,以“融合”与“实践”为实施的基本原则,以走出学校的围墙为基本形态,把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吸纳到特殊教育中课程体系中,协同合作,共同促进特殊儿童成长。即墨市特殊教育中心从“大生活”教育理念出发,引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生活,探索“大生活”教育在培智学校的实施路径。这是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必由之路。关键词:特殊儿竜;生活教育;课程;即墨市特殊教育中心前身为“即
2、墨县盲聋哑学校”,初建于1959年,1998年更名为“即墨市特殊教育中心”,学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151名学生,50名教职工。2015年,根据青岛市教育局统一调整,所有听障学生集屮到青岛屮心聋校就读,现主要招收智障、脑瘫、自闭症、多重障碍等特殊儿童,学校完全转型为培智学校。大生活”教育的研宄缘起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现代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残疾儿童及家长的教育需求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屮重度残疾学生,尤其是重度自闭症儿童大批地进入到培智学校接受教育。随着教冇对象的变化,传统的教冇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无
3、法满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探讨一条适合现有特殊儿童发展的教育思路,以满足特殊儿童和家长的教育需求和社会需求。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校确定基本的教育B标,培养特殊儿童基本生存技能和简单的社会生活技能,生活能够自理,部分孩子能够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但这些基本生存和生活技能学习需耍在真实的实践场域中进行,从参与主体、参与场域、参与方式上都超出了学校传统教育的范围。因此,学校提出了“大生活”教育理念,借鉴公共治理的思维,实行多元共治,以学校课程与教学为主体和主导,广泛吸纳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和企业的生
4、活教育资源,不同主体协同配合,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促进特殊儿童学会生活,提高生活技能的教育管理活动。二、“大生活”教育的基本理念“大生活教育”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立足培智学校学生特点,确立的基本思路是:以“学会生活”为0标,以在生活中教育和在教育中生活为基本原则,以培养特殊儿童生存自理能力、生活规则意识、劳动技能、社会交往能力和感恩意识为教育重点,走出学校、走出课堂,以特殊儿童的真实生活作为学习基本内容。“大生活”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教育场域大普通学校的教育活动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即使教师
5、设置一定的情境,这个情境也模拟的,具有一定抽象性与概括性。受能力发展水平限制,特殊儿童的对生活技能的学习高度依赖真实场景,所以我们的教育场域不限于课堂和学校,而是将课堂教学搬出学校,搬到了教学所需要的地点和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实践。如此一种完全开放的理念,让特殊教育由封闭单一走向丰富多彩。(二)学习内容广与普通儿童相比较,特殊儿童不具备复杂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就不具备学习抽象知识的能力,他们的学习内容只能是具体的、实践的。所以培智学校的教育内容不能仅仅限于学科知识的学习,还要拓展到家庭教育内容,补充完善社会教育内容,涉
6、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个人自理的衣、食、住、行的知识,社会生活的交往、规则、技能等。本着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的基本理念,学校构建了“大生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含三类课程:一是文化基础课程,也称一般性课程,主要根据W家培智学校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置的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音乐与律动、运动与保健、美术与手工等;二是康复类课程,是针对学生在认知、感知、语言表达、肢体人运动、精细动作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与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康复训练的课程,主要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感统训练、听统训练、中医
7、推拿等课程;三是职业与生活技能课程,是针对特殊儿童的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设置的课程,主要有农作物种植、家畜养殖、绿化苗木种植、面点加工技术、洗车技术等。(三)教育主体多传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大生活”教育理念是激活和调动全社会教育资源,在特定的学习内容中,社区和企业的工作人员、乘客、顾客、志愿者,甚至是过路人等,都可以课程实施的主体,服务于特殊儿童的学习。在参与对特殊儿童的教学过程中,社会大众不仅了解了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而iL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特殊教育教师的不易,为以后让更多的人关心接纳特殊儿童、关注支
8、持持殊教育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通过创设最少受限制的社区融合环境,建构较为完善的“大生活教育”的支持体系,在教学场域、内容和主体上都大大超出了普通教育的范围,教育目标直接指向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让学校教育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上社会。三、“大生活”教育的实施(一)融合由于特殊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