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22134
大小:60.6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8例,观察8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结果:联用中医治疗组的患者在症状改善以及后期康复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概述:患者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并伴随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1.3方法1.3.1对照
2、组:进行常规治疗,主要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静滴高渗盐水、20%甘露醇,使用血管扩张剂,进行抗凝治疗(具体略)1.3.2观察组:我们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结合病史进行辨证治疗,具体为:以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川芎、当归、芍药为主方,年老体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面红目赤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加代赭石、龙骨、牡蛎、玄参、天冬、天麻、钩藤、夏枯草,痰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依照治疗方
3、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8例,观察8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结果:联用中医治疗组的患者在症状改善以及后期康复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概述:患者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并伴随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1.3方法1.3.1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主要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静滴高渗盐水、20%甘露醇,使用血管扩张剂,进行抗凝治疗(具体略)1.3.2观察组:我们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结合病史进行辨证治疗,具
4、体为:以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川芎、当归、芍药为主方,年老体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面红目赤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加代赭石、龙骨、牡蛎、玄参、天冬、天麻、钩藤、夏枯草,痰热较重者加胆星、竹沥、川贝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加秦艽、芜活、防风、熟地、白术、茯苓,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呕逆痰盛去地黄加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咯痰或痰多为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加胆南星、全瓜蒌、生大黄,大便通泻、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
5、可过量,以免伤正。腑气通后用胆南星、全瓜蒌、赤芍、鸡血藤。头晕重者加钩藤、菊花、珍珠母,烦躁不安彻夜不眠者加鲜生地、沙参、麦冬、玄参、夜交藤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为气虚血瘀型,重用生黄芪,加桃仁、红花、地龙、水蛭,言语不利加菖蒲、远志,手足肿胀明显者加茯苓、泽泻、薏仁淡渗利湿。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为阴虚风动型,加鸡子黄、阿胶、地黄、麦冬、龟板、鳖甲、五味子,偏瘫较重者加木瓜、地龙、桑枝。1.4疗效评定:对患者跟踪评定,8周后进行统计照全国第四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显效:头痛、眩晕、耳鸣、半
6、身不遂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有所改善,但仍对患者生活有影响;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1.5统计学: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