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

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

ID:28204923

大小:55.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_第1页
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_第2页
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_第3页
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_第4页
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宄摘要:现行土地制度导致农村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功能变化,现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利益造成的侵害,是本文探索对农村土地退出路径研究的立足点。影响农民退出承包地的关键是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能否让农民满意。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应就农民退地的货币化补偿和经营性补偿进行设计考量,通过土地金融创新形成有效、持续和稳定的农地收益;从宅基地使用权方面,应就货币补偿、住房置换、购房补助进行设计考量,并对退地农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方面作出可持续发展保障安排。关键词:农地;宅基地;补偿方

2、式;补偿标准;保障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05?0077?06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地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可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伴而生,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积极推进的关键时期,工业发展和城镇扩展需要占用部分农地,即城市化和工业化需要一大部分农民退出土地并向城镇转移。依据刘易斯模型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是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和城镇非农部门边际生产率逐渐趋同的过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1]。

3、然而在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并没有随着大量的农民退地进城逐渐消失,反而日益强化,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国外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土地”和“资本”两个基本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而这个前提假设目前在我国尚未具备。因此,只有让“土地”和“资本”这两种要素充分流动起来,才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此,文章将从土地要素优化配置的视角出发,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退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专门探讨。、农村土地退出的背景优化资源配置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中,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无论采

4、取何种占有和分配形式,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首先应当了解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厘清农村土地的功能,以便我们更好地分析农民在制度选择中的不同需求,为构建以农地退出为主的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模式提供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规定要“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2]现行土地制度导致农

5、村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当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宪法》《物权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这些法律都将承包经营权规定为“以家庭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成员权。然而在现实操作当中,成员权并没有被作为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依据,农村土地往往以家庭人口数为基数,以户为单位进行配置。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相关法律的误解,再加上土地承包经营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一次性固化分配模式,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数量的变化,以及权利意识的增强等诸多因素发生改变,这种配置方式的弊端日益突显。首先,是分配方式不公平。在一个集体经济组

6、织中,只要成员资格被确立,就应当具有与其他成员平等的承包本集体土地权利;相反,若是成员资格丧失,此项权利理应消灭。由于成员资格是不断变动的,因而对集体土地享有的承包权利亦应随之变动。而目前这种固化的分配模式,显然无法实现成员平等地享有土地使用权。其次这种分配方式影响了农村土地功能的实现。一方面,固化分配模式使丧失劳动能力者和外出务工者继续享有承包权,很容易造成土地弃耕或撂荒;另一方面,新增成员的家庭又不能增加相应的土地,从而容易致原有土地过度利用[3]。这种人地矛盾必然造成农地利用效率低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功能变化对农民而言,土地既是

7、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农村土地功能主要体现在:①生存性功能。这是一项沿袭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土地的基本功能。通常表现为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拥有无偿取得耕地使用权以及在土地上建房的权利。这项功能为农民提供了收入的基本来源和生存的必要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生存性功能日渐丧失。②经营性功能。农民可以积极利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各项权利,依据市场行情和自己意愿来选择经营土地方式,以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由于这项功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为前提条件,因此在现实中家庭分散、

8、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并不利于提高农地产出效率[4]。③保障性功能。当前农村缺乏相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